笔趣看 > [红楼]漫漫追妻路 > 第7章 第7章

第7章 第7章


等他回京的时候,朝廷已彻底变过一次天了。

        父皇连抄了几个大家。他的府宅也有了。父皇说只等整理与修葺一番后便可搬进去。

        宅府也有了,封号也有了。这是他从未收到过的荣宠。居然就在这么短短的一日之内实现了。

        除了他接手的拐子案,之前的剿匪。还有太子和五哥参与的赈灾,大哥和八弟疏浚河道这些都是关系这民生的大事。

        与□□与太上皇都将注意力放在开疆拓土的战争上不同。父皇更将注意力放在民生上。

        战争对民生是毁灭性的打击,每户除了交地税、丁税外,还要交一笔“养战银”。然而战争所获得的战利品会被士官们分刮一空。带不走的也会付之一炬。

        对于皇上而言,除了辽阔的疆域与在平日司礼官在颂德歌的赞词外似乎也没多些什么。

        战争对底层百姓与国库都是双重打击,为了恢复生产。在国库不够充盈的情况下轻徭薄赋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然而战争对于投机者与富户而言却是带血的新机,这些豪门贵族多为士绅出身,本身免徭役赋税,却趁势兼并土地,逼得百姓流离失所,落草为寇。

        整顿吏治刻不容缓,然而互相联络有亲的世家像是铁板一块。

        尤其是得以面圣的京官,动不动就上折子。皇帝也只得先找个理由外放,在趁势找机会查处。

        天家的计谋多着呢。前些时圣旨中,“除聘选妃嫔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其意也不是为公主找伴读,而是为了统计世宦名家。

        这是一次很好的官员摸底调查,在裁掉旧的势力后,必然需要新的官员来替代。若不能找出新的为自己所信任的官员,那么好不容易换掉的大家势力,也不过是在原有贵族势力内部洗牌罢了。

        在朝廷变天这些日子里,贾家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贾敬死了,贾政外调。朝堂上的风云诡谲影响到了贾家,却没有影响到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

        凤姐总算是身子好起了。

        哥哥也从江南回来了,但是刚一回来就因水土不服染病了。

        再有就是尤二姐搬到大观园里了。

        尤二姐原是国孝、家孝时娶的,就其身份来说,名不正而言不顺。到将许多风言风语带进了大观园。

        那大观园虽说有一男子宝玉,却仍称得上一块清净的女儿地。

        宝钗向来是重德之人,原是瞧不上那不知廉耻的尤二姐的。

        可看了几次,见那尤二姐的品貌、言语,不像那等趋炎附势之辈。想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只避着嫌,默默远着。

        后来又见凤姐摆酒纳了秋桐,

        虽然大户人家里纳个妾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只是刚一出现尤二姐这事,马上又纳了秋桐,到底还是不由让人多想。

        宝钗虽心有芥蒂,却也十分同情。只时常去了,同她讲会儿话。

        约莫一两个月的工夫,就听说尤二姐去了。只是感慨她命如浮萍。

        且说薛蟠,回了京。又好好养了几日,总算是大好了。

        又闻薛蝌与宝琴都来了,一时欣喜,拉着薛蝌就往外面喝酒。

        这薛蝌原是只打算送妹妹进京待嫁,只听说薛蟠一家都在京都,便来投奔,可哪知薛蟠他们一家都住在贾家。

        伯母与王夫人是亲姊妹,住着也属于亲戚们的互相帮衬。而自己与贾家若攀亲戚,到底不亲,短住还可以,可这梅翰林家的不来,总不能一直赖在人家家里。

        便与薛蟠商量着收拾几间房子出来住着。

        这薛蟠一听,也觉得兄弟说的有道理。况且自己又出去,做了一趟生意,越发觉得自己厉害了。

        索性搬出来,和兄弟一起住。越想越觉得合适,又怕母亲不允。便叫下人们收拾出一所僻静的宅院出来。又嘱咐薛蝌先不要告诉母亲。

        这薛蟠平日里本就是无所事事的人,现在有了计划,恨不得日日去宅院里盯着。薛蝌也帮忙添置家具下人等。

        这薛蟠原素来是行止浮奢之人,在贾家时多有不便,现在打算自己搬出来住,格式笔墨纸砚,栊帐幔等的买了有几大箱子。

        这薛妈见薛蟠每日早出晚归,以为儿子改性了,口里直念着佛。哪曾想儿子竟是想背着她搬出去住。

        约莫一个月的工夫,那宅子就收拾好了。薛蟠这时才和母亲说了要同薛蝌搬出去住。

        为了让母亲答应,他还特意拉着薛蝌一起。

        薛妈原是想拒绝的,可薛蟠说得正义凌然,“妈,人薛蝌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我跟着他一起出去好照顾他。”

        薛妈笑道:“是你照顾人家,还是人家照顾你。”

        薛蝌笑道:“兄弟之间本来就是要相互扶持的,在姨妈面前,我也不怕羞了,哥哥回来这一会儿,带我见了许多人。哥哥人缘好,大家都愿意给个哥哥面子,连带着我也高看了一些。”

        薛妈原是看不惯薛蟠整日里斗鸡走狗的交的一些狐朋狗友,今日见薛蝌这么一说,想来是结交了些正经人。却也还是不同意薛蟠出去住,直叫薛蝌、薛蟠仍住在贾家。

        薛蟠看到自己出去不成,连带着兄弟也不能出去,心中叫苦不迭,“妈不肯让我出去,就是担心我在外面惹祸。妈你看看我去江南的这几个月可有惹什么祸出来。咱们也不能一直在别人家里带着。”

        “什么别人家,那是你姨夫家。”薛妈厉声叱责道。

        “就算是姨夫家,咱们也不能老呆着。况且还有薛蝌呢。”

        薛蝌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说道:“断没有为了薛蝌,你们亲母子吵架的道理。我自己一人搬出去好了。”

        “好孩子,我没有别的意思。”薛姨妈笑道,“我就是怕你哥哥现在嘴上说得好听,到时候就全当马旁风了。你要是想出去,就和你哥哥一起般吧!你也好多看着她些。”

        “那我明日就和姨夫辞行。”薛蟠说道。

        “等房子收拾好了再说吧!”薛姨妈劝道。

        “妈,房子已经收拾好了,丫鬟仆人也都买好了,只等过去住了。”

        薛妈没想到儿子竟是这么想搬出去住,东西都准备好了。越想越不放心,说道:“你要搬出去可以,我还是和你一起守着你。”

        “可是妹妹怎么办?”

        “现在想到你妹妹,怎么搬家的时候不想?”

        “我想了,”薛蟠觉得委屈,“我连妹妹的那一份也一起收拾了。”

        “你妹妹住进大观园是娘娘的意思。”薛妈没好气的对薛蟠说道,“我还是会经常来贾府看看的。”

        薛蟠谄媚的说道:“那宅子离贾府不远,原是我想着以后方便常来看妈的。”

        “你妹妹可比你懂事多了,”薛妈说道,“我只守着你不犯错就好了。”

        薛蟠知道这事儿算是成了。

        晚间的时候,薛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薛宝钗。

        宝钗素日是懂事的,虽然母亲只说是哥哥想搬出去住,想来应该是薛蝌住在贾府有诸多不便。便和薛蟠一起搬出去了,最后连妈也一块出去住了。

        薛蝌不比哥哥,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想是听到些下人的闲言碎语了。宝钗也很是理解,只是窝在母亲怀里,让母亲来梳头发。

        因为贾政不在家,第二日,薛蟠辞别了贾府诸人。薛妈辞别了王夫人,说以后还会常来看看的,毕竟住的不远。

        王夫人虽想留,想着他们才是正经一家人,到底也没说什么,只说常来玩玩。

        哥哥走了,香菱自然也是跟着要走的。

        香菱一走,蘅芜院就冷清多了。湘云也像是没人说话似的落了单。

        宝钗百年带着湘云出去散心,正好碰见了迎面走来的宝琴。宝琴原是来和宝钗说哥哥事情的,见到湘云也在,便只是打招呼,等私下了再说。

        见春光正好,湘云又了好诗,便去叫黛玉过来。

        黛玉与探春又在一起,一时黛玉、宝钗、宝琴、湘云、探春都在沁芳亭上。

        “怎么这么巧,人越发来齐了才好呢。”湘云笑着又打发翠缕请宝玉过来。

        正人来齐时,湘云笑道:“正逢初春时节,万物逢春,咱们诗社就是因为写秋海棠才散了一年都没有人作新,依我看,咱们就做桃花诗。把海棠诗社改成桃花诗社。”

        因为李纨是之前海棠诗社的社主,大家便一起去找李纨。

        李纨看了黛玉的诗称赏不已,直说要让林黛玉做这诗社的社主。

        正巧舅舅王子腾之女许了保宁候侄子为妻。请众甥男、甥女过去一乐。

        宝钗的这个表妹,倒是长得水灵极了,父母也甚是宠爱。怕女儿临出嫁害怕,请女孩儿们一起玩一玩,闹一闹。

        黛玉是有心事的,看着她的大红嫁衣出了神。宝钗看了,忙过去提醒。

        表妹笑着说道:“我这个盖头上的凤凰眼睛总是绣不好,姐姐们可不可以帮我绣一下。”

        嫁衣上的盖头可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据说亲自绣盖头的新娘子,必会一直得夫君疼爱。

        宝钗自是不想冒这个风险,看着盖头提议道:“用混黛青色压银丝丝线会不会好一些。”

        这种丝线能够在眼光下发光会显得凤凰眼睛流光溢彩,像是活了一样。

        “谢谢姐姐。”表妹笑道。

        看着表妹带着娇羞的面庞,宝钗知道这门婚事她很满意。父母宠爱下的女孩子总是能够露出这么甜美的笑容。她有一点点酸酸的。


  (https://www.biqukk.cc/90742_90742771/204655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