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难忘的小事 > 第2章 老丫头

第2章 老丫头


老丫头家里男女姊妹六个,她排行老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街坊邻居都称她为老丫头。其实她的名字叫于河。

        刘阳认识老丫头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是1977年隆冬,刘阳刚满17岁,在乡下一家企业做工。后来企业倒闭了,刘阳带着郁闷的心情和对生活的向往,来到了钢城鞍山,想托三姨夫给找个工作,以维持生计。

        刘阳的三姨夫家当时住的是石头房,与老丫头家是隔壁邻居。刘阳的表妹与老丫头是特别要好的朋友,整天在一起做作业,玩游戏什么的,愉快又开心。

        自从刘阳到三姨夫家后,老丫头到三姨夫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没有城市人那种居高自傲,没有看不起乡下人,而是总管刘阳叫大哥,还总是嘘寒问暖的。

        老丫头长相俊俏,天性活泼,是个当演员的好材料。

        有一次,她托她爸弄了三张电影票,硬逼着刘阳和表妹陪她去看电影。刘阳再三推辞,她的小脸都气得红了,眼泪都掉了下来,刘阳和表妹只好跟着她去看电影了。她买了三支学糕,他们三人,一人一支。待看完电影后,她出来学电影里的女主角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逗得刘阳和表妹都捧脸大笑。

        老丫头为人友好善良。每当她父母,哥哥,姐姐不在家里,她总找刘阳和表妹到她家里玩。饿了,就把她爸爸买的饼干等好吃的拿出来大家一起吃。

        有一天上午,老丫头趁刘阳表妹到同学家,把刘阳叫到她家悄悄问:大哥,你能不能叫张叔叔把你的户口迁到钢城?来这里学习和工作,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天天见面天天在一起了。

        说真的,刘阳也有这个想法,但刘阳是独生子,自己来了钢城,家里老人谁来照顾?再者,户口迁移的问题,三姨夫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办理。于是,刘阳在冷静了一下之后,推脱了老丫头,“这事以后再说吧。”老丫头听罢一脸的不悦。

        时光如流水,转眼到了春节。三姨和三姨夫决定留刘阳在他们家过年,刘阳别提有多么地高兴了,因为城里过年肯定跟农村不一样。春节那天晚上,老丫头换了一身新衣服,拿着鞭炮找刘阳和表妹一起放,他们玩的乐呵呵的,热闹并且有趣味。

        突然有一天,接到家里的来信,三姨夫告诉刘阳,刘阳的叔叔和婶婶去世了,撇下四个孩子,因没有人收养又没有办法生活,所以决定送到刘阳的家里抚养,催促刘阳尽快回去。

        这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到老丫头耳朵里了,她整天显得都郁郁寡欢,问刘阳这次还能不能再回来了。她要一本新华字典,让刘阳帮着买,还偷偷的递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大哥,我永远等着你-于河。

        临走那天,老丫头起早把刘阳送到汽车站,直望着汽车远去,刘阳透过车窗看见她在擦眼泪。

        刘阳回到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于河邮寄了一本新华字典,然后是互相书信不断,问寒嘘暖问情意。

        又过了五年,慢慢的不见老丫头来信了,而刘阳寄出去的信也被邮局给退了回来,想必老丫头一定是离开这座城市,或者考上大学,中专之类的去外地上学了吧。

        这次刘阳到钢城,打听表妹关于老丫头的情况,表妹说现在她也不知道老丫头的下落,她们也不是邻居了,到哪寻她啊?刘阳在想要到哪里去找她。后来,在表妹的提醒之下,在钢城晚报上刊登了一条寻人启示,如果她还在钢城,一定会打电话联系的。

        刘阳在钢城静静的等了一个星期,期盼着能听到那熟悉而动听的老丫头的声音,可是却大失所忘,一直杳无音讯。无奈之下,刘阳决定离开钢城,把那段往事埋藏在心底。

        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二十分钟,刘阳在汽车附近徘徊着,看着远远地走来一位女军官,她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刘阳走近。刘阳也赶忙向着走了几步,她站在刘阳面前,向刘阳行了个军礼。

        “大哥,我来晚了,你现在过得还好吗?”

        刘阳上前一把拉住她颤抖的双手,“于河,你现在在哪参军?

        “就在你们那个城市啊”她说。

        我是听我姐说你在寻找我,才请假回来的,没想到,你却要走了,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刘阳不禁由衷的感叹,这人世间的事谁能说得清楚?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刘阳的原型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5o年代末期生人。那时候的人,总是不太敢期待,因为真的很容易就转眼别离成千古。

        (本章完)


  (https://www.biqukk.cc/45_45498/170611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