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明:开局错把朱元璋认做了爹朱林 > 第229章 新思维新理念!

第229章 新思维新理念!


“那个……”

        费振麻着胆子正色道:“朱先生,此武器的确有镇国神器之资。可是,大明所有的军武,也不可能都依仗这样一杆火枪呀?”

        “查抄胡惟庸所得的确不匪,但经户部清点后也会通过一些方式盘现,并不是就将那些财物放在库房,置之不管的。明年各部地方所需财资益加增多,若将几百万两全用于营造一座所谓的工匠小城,未免太浪费了,难免引起底下人的不满呀!明年户部资财的空缺也会更大,还请朱先生深思。”

        “而且,所查抄的物品是以朝廷名义收入户部,此时将这些财物交由民间人士处理,这可和长久以来的规矩不符,岂不是摆明了朝廷户部无能嘛?说出去,也会让外人所嘲笑!”

        “对呀!”

        “费大人言之有理!”

        “吾等还请朱先生三思!”

        其他一两个跟着费振而来的户部官员也连连点头,就连执掌过户部几个月的余文昇也随声附和。

        然而。

        朱元璋却是冷哼一声。

        “没钱?”

        朱元璋盯着费振。

        “是……是。”

        费振头皮有些发麻。

        朱元璋将手一指朱林,冷冷道:“自从上次朱林向皇上建议发售国债,过去不少时间了吧?当时皇上就让你等想出一个协商方案,可直到现在,你们连青龙河漕运的通河券一事都还没弄好相关举措,就这等办事效率,你也有脸跟皇上说户部没钱?”

        “这这……”

        费振忙将头一低。

        朱元璋面色阴冷:“皇上跟咱说了,青龙河通河卷一事必须在十天内拿出个可行的方法,否则,你这户部尚书就不用干了,收拾好铺盖卷准备去云南吧,反正那边的战事也要收尾了。户部不是没钱吗?那好,在年底之前想出一个发行国债的好举措,否则咱就向皇上建议把你们户部从上到下全部发配充军,咱倒要看一看,你们到底能不能做事利索些!”

        "朱先生,下官……"

        费振等人不住点头,哪还敢说这工业小城的事,纷纷擦着额头的汗。

        “那就别废话了!按照咱所说的尽快去办,咱自会跟皇上说清楚这些事。对于你所说的没有什么先例,哼,大明才建国多久?在咱看来,此时就是立先例的时候!”

        朱元璋威严道。

        “是。”

        费振等人无奈称是。

        这一幕倒是让朱林看得目瞪口呆。

        这真的是那个因为在外面有自己这个私生子,就被皇上弄到南洋去做了几年生意的那个便宜老爹吗?

        这威风凛凛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至少也得是朝中宰相一般的人物呢,似乎老爹说什么,皇上都会答应似的!

        朱元璋似乎是看出了朱林那疑惑的眼神,捋着胡须道:“林儿啊!你是我儿子,所做的事只要有道理,咱这个当爹的自然都会帮助你去完成!你的这个工匠小城的设想很不错。但咱还是接着说说你想把这个工业小城放在哪吧?”

        这话一说,其他人也都纷纷看向朱林。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要营造一座小城,涉及的方方面面多了去了。

        如果皇帝真的下决心了,那么整个朝廷甚至整个京畿地区都将为之震动,想要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好处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

        包括徐达在内的这些朝臣们自然关心了。

        “地方我早就想好了。”

        朱林胸有成竹道:“金陵南郊有着不少空地,有一条青龙河连接金陵城东西两端的长江水道,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座产量不断提高的青龙山煤矿,不管是普通的煤还是无烟煤,产量极为丰富!哪怕把产量再扩大百倍千倍万倍,也能再开采个几百年。”

        “能源是工业基础之一,有了青龙山煤矿必定会让这座小城发展迅猛!不过,我建议爹啊,还有这些大人,你们别再叫工匠小城了,我觉得叫工业城会更好,因为一旦这座城发展起来,将来可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连珠火枪了,就连其他各式各样的武器甚至生活用品也都可以研发生产。”

        “因此,这座城放在青龙河和青龙山之间的青龙原好了,此原地形平坦,只坐落着三个小型村落,涉及人口不到千人,让他们搬迁极为方便,更不需花费太多拆迁补偿款……”

        朱林不断说着对于这座工业小城的构想。

        这些话让朱元璋等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听到朱林,连这座小城的简单图纸都绘制好时,更是难以相信的看着朱林。

        徐达小声的在朱元璋身边感慨道:“朱先生,您这个儿子可真是不一般呀!到目前为止,除了没见他生孩子和上过战场打仗,就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不晓得的了!如果把前两者补上,朱林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全才。”

        “是啊。也只有咱的儿子才这么厉害……”

        朱元璋得意道,同时下意识的将朱林和亲生儿子们相比。

        他发现。

        哪怕是太子朱标,甚至是能文能武的皇四子燕王朱棣也没有能比过朱林的。

        想着想着。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副老父亲的骄傲神色。

        对!

        朱林这小子就是上天赐给自己最好礼物呀。

        终于。

        朱林说完了。

        洋洋洒洒一大段话把在场不少人说得云里雾里。

        不过。

        朱林已说得非常通俗易懂了,哪怕是一些现代名词,也仔细给这些人做了个解释,不知不觉竟说了大半个时辰,说到了中午。

        此时。

        朱元璋等人愣在原地,脑海疯狂转着。

        他们都是建立一个王朝的人,从尸山血海中爬过,脑子自然比普通人聪明不少,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也强,虽然朱林所说信息量极大,但也让他们大致明白了朱林的意图。

        工业革命!

        动力革新!

        以人为本!

        ……

        这一个个在他们听来极为新鲜的词语,将这些封建时代的帝国高层的眼界扩宽了不少!

        此时并不是封建王朝的末期,官员思想尚未僵化,尤其是费振余文昇这些官员都是有过底层生活的,不管是对老百姓的熟悉程度,还是遇事的变通程度,都要比王朝中后期的那些死学科举出来的官员好多了。

        所以。

        尽管朱林所说的一些话远超于这个时代的认知,但在经过详细解释,还是让这些人深深明白朱林所说的话对大明将有多大的影响。

        尤其是徐达费振余文昇等人,愣愣的看着朱林,此时不再把他当做普通少年,而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全~能神。

        至少。

        朱林所说的这些,就算他们费尽脑浆子也想不出来,更看不了那么远。

        朱元璋眉头紧锁,喃喃自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老百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驱动力……时代……世界……”

        嘶!

        这些话若是让其他皇帝听到,估计要绕很久才能想得通,可朱元璋不一样。

        他是历史上真正的唯一一个平民皇帝。

        哪怕就算是汉高祖刘邦出身不高,但刘邦好歹也是个基层小吏,跟老百姓多多少少有些隔阂。

        可朱元璋没有。

        他脑海中浮现着过去一二十年间的血雨腥风,尤其是以他为主的一帮老百姓在整个反抗暴元的浪潮中所做的贡献!

        这让他深深明白了什么叫做老百姓是历史创造者这句话的含义。

        他缓缓地抬起头,凝视着便宜儿子,深以为然。

        过了一会儿。

        朱元璋眯眼问道:“林儿,你老实告诉咱,你背后是不是有隐世高人,不然,这些警世良言之语真的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对啊!”

        “如此少年,千古未见!”

        “若是真如他所说,并实践之,岂不是让大明站在了千古未有之变局的风口上吗?”

        ……

        其他官员也不傻,纷纷疑惑的看向朱林。

        “咳咳……”

        朱林耸耸肩,淡定一笑:“爹,这是我最后一次说了。”

        “我此前在梦中曾去往了另一个世界,习得了不少大明没有的知识,而我现在只不过是根据大明实际将那些知识化而用之。”

        “或许这可以算得上是我的聪明,也可以看做是我对梦中知识的简单利用吧!我只知,面对时代演进,必须时刻保持新思维新想法,才能使大明不断强盛,屹立在这世间万国巅峰!”

        说完。

        朱林端起茶,不急不忙的喝着。

        朱元璋等人面面相觑,却是一阵震惊讶异。


  (https://www.biqukk.cc/99534_99534416/1197145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