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明:开局错把朱元璋认做了爹朱林 > 第383章 两位人才!

第383章 两位人才!


“怎么就不对了?”朱林倒是起了争执之心。

        “关于朝政,老百姓的确可以议论,但如果议论的人多了必然会被他人利用,酿成大祸!若是百姓非议到达了不可控的程度,必然乱象丛生,这责任……你一个小小的朱小郎君担当的起吗?”

        朱标直视着朱林的眼睛。

        嘶!

        朱林倒吸一口凉气。

        乱子?

        古代封建统治,君主最不想见的就是乱子,更别说,这乱子还是由一个小商人搞起来的。

        若是真乱到无可收拾,自己这条小命算是完了。

        朱标沉声道:“所以呀,当前情况尚可控,就得控制好。”

        “好吧,看来,我们终于说到重点了,所以,那位贤达要想控制乱象产生,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朱林眯眼问道。

        “老百姓增加收入没问题,但同时也要让他们增加固定开支。”

        朱标摸着下巴上稀疏的几根胡须,极为满意的点着头说道。

        “啊?”

        朱林嘴一张身子前倾,他似乎有些料想到了那是个什么样的馊主意。

        “当前,在皇上治理下,大部分老百姓都居有其所,没了暴元,即使现在底下有些官员干得不好,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每一年赚上二三十两银子就足以应付各种开支了。”

        “而在开放的商业环境之下,老百姓只要不遇上什么大灾大难,只要肯干,收入必然是会增加的!那多出的这些钱如果没个好的去处,不仅存在家里是一种浪费,到处乱花也会使得社会不安定,乱象丛生。”

        “所以,这位贤达提出,既然老百姓手里有钱,那就让他们多些花钱的地方好了。”

        朱标点头道。

        “比如呢?”

        朱林问道。

        朱标笑了笑:“很多穷困老百姓有钱了,第一便是修缮房舍,但房舍原本就建得那么小,再修也好不到哪去,更别说这些房舍位于偏远之地,他们赚了那么多钱,又怎会甘居于此?”

        “所以,朝廷可以在京城或者郊区一些空地上,大兴房舍,提高这些房屋的购价!比如当前京城,要买上一所居所,至少也得几百两,那到时,就可以将这些房舍的价格提高至上千两!”

        “这些事要想一时间让朝廷来做,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民间有不少头脑灵活之商人,也可以将这些开发房屋之事交由他们,朝廷只从中收些地税房税,便可坐享房屋升值所带来的利润!到那时,富裕百姓的钱花了,相关商人赚了钱,朝廷也增加了财政收入,岂不是一石多鸟?”

        这时,朱标哈哈的笑了笑,指了指朱林说道:“那个时候,建造这些房屋必然是美差一件,那朝廷自然会从中选择信得过的商人,难道还能少得了你朱小郎君吗?”

        “这一年多以来,你朱小郎君做了不少生意,很多生意,甚至都做到了京城外,都说你朱小郎君乃是现在的京城首富,到那时,在凭借着代朝廷建房一事,你就算是成为天下首富都是极为可能的事吧?你看,偌大的青龙城不就被你建得好好的吗?”

        “而随着百姓越加富有,各家各户所生孩子将更多,人口一旦增加,还愁卖不出房子和其他一些老百姓必定会攀比必定会买的东西吗?”

        “胡闹!”

        朱林噌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朱标一愣。

        “大哥啊!”

        朱林袖子一甩,冷笑一声:“那我就再说一些那位贤达可能没想到的吧……随着大明整体富裕起来,老百姓手里都有钱呢,的确如大哥你所说想要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生活资源,最好的选择自然就是在各个州县的首府里买房,然后举家搬迁而,要是一时间没钱买房的,甚至还可以通过诚信分期的形式,在各州县的首府里购置房舍……”

        “为了鼓励他们能将手里的钱花出来,甚至可以凭借着他们所购买的房屋便在当地落户,如此一来,朝廷税银必然节节高升,至于那分期买房,呃你……可以分期五年十年甚至是四十年……”

        “这样一搞,老百姓为了还分期就不得不努力去干活,他们也没了再想其他事的精力,岂不是既让老百姓安分,又让朝廷更有力量啊?”

        “大哥,你觉得我这补充的……怎么样呢?”

        朱林似笑非笑的看着朱标。

        “迁移户口?分期买房?”朱标眼前一亮,思考片刻后,点着头道。“户口一事似乎有些难,但若在购买房舍时分期……倒是不错!分期几十年,若低购买人不幸死了,他的子孙还可以继承房屋继续还钱,这样下来国家就安稳了!不仅百姓世代有了居所,朝廷的税银也来得更加稳定了!”

        “妙啊,妙啊!”

        朱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然而。

        朱林的脸却已是阴沉如水。

        “呃……林弟,你这是啥表情?大哥说错了吗?”

        朱标一脸不解。

        朱林嘴角一斜,似笑非笑的朝朱标拱拱手:“大哥,你府中有这等人才,就别藏着掖着了,不如让小弟和这样的贤达好好的见一见,小弟向你保证,绝不会一枪崩了他!”

        “……”

        朱标无语得很。

        过了一会儿。

        朱标笑道:“你这家伙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了,讨论着这事,怎么说到一枪崩人了?”

        “不管怎样,请大哥让他先出来跟小弟见一见吧!”

        朱林道。

        “实话说,他并不住在我府中,他年纪不大,现在正在鸡鸣山上的鸡鸣寺里苦读学问,就等着皇上能开恩科了。前几日,我实在憋得不行,所以就偷偷地上街溜达了一趟,正好在馆子里遇到他和他的好友说及当下京城之现状,才和他们深谈了一番。”

        朱标直言不讳道。

        “那这两人……姓甚名谁呢?”

        朱林眯着眼问道。

        朱标眼睛一转,想了想道:“其中一个叫齐泰,也在鸡鸣寺读书,只不过他同时还在京城中经营着一家买卖,倒是和小弟你现在颇像。另一个人则叫黄子澄,虽个子不高,脑袋倒挺大,所思所虑极远,我和他提及将来会发生的这些问题时,他当下便提出了解决之策。”

        “齐泰?黄子澄?”

        朱林恍然大悟。

        原来。

        是这两人哪!

        他不禁有些想笑的看向了皇宫的方向!

        另一个位面,这两人乃是哼哈二将,说起来也跟大哥有点关系。

        大哥所侍奉的乃当今太子朱标,而朱标一生有三子,分别是朱雄英,朱允熥,朱允炆。

        朱雄英此时才不到六岁,据说很聪明,却身有疾病,从小身体就不好,八岁之时,也就是两年后,就不幸夭折了。

        原本朱林还想着找个机会看能不能见见太子,若能将这朱雄英的身体好好检查一番并诊治,说不定就能改变这个小家伙的命运。

        将来。

        自然也就没有朱允炆朱棣叔侄俩啥事儿了。

        毕竟。

        自己的哥哥乃太子伴读,借着这一层关系,和身为帝皇长孙的朱雄英打好关系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那将来不仅是自己的日子好过了,整个大明也不会差到哪去。

        自然就更不可能有同室操戈的靖难之役了!


  (https://www.biqukk.cc/99534_99534416/1148817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