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穿越:带着空间去逃荒 > 第62章杏花村

第62章杏花村


老村长随着一位差役来到衙门角门。

        门打开,老村长朝四周打量一下,才发现原来这衙门后面竟是一处四合院,灰墙红瓦。

        大概是衙役们都被抽掉去抓捕土匪或是安置难民了,此时倒是显得这院子有些冷清。

        “书吏大人可在?”衙役朝角门处的守门人问道。

        “在的。”衙役点头,带着老村长往书吏平日办公的房间走去。

        “书吏大人就在里面,老人家进去吧。”地方带到,衙役说完便转身走掉。

        “老人家,请坐。”书吏孟诚敬放下手中茶盏将老村长让在自己右方的座位上。

        “这次难民安置的地方共有四处。分别是东边的博州,北边的承州,西北的永州和西边的泰州。不知您打算去哪里?”一边说一边将一张地图展开指给老村长看。

        “我们打算往承州去。”老村长将众人一致同意的地方说出。

        “嗯,”孟书吏点头,“若说富庶自然是非承州莫属,只是……”话未说完,便朝老村长歉疚地看了一眼。

        “只是什么?大人,但说无妨。”难不成去不了了?

        “这承州接收难民的共有三处:青山镇、甜水镇、柳树镇。

        这三个镇子都有承河流经。

        这甜水镇、柳树镇都在这承河的下游,水流平缓、耕地多、地力强,又建有码头,来往客商极多,百姓也富裕的很。

        可这青山镇却不同,它在承河上游,水流湍急,山多地少,且不像其他两个镇建有码头,因此较其他两镇贫苦一些。”

        孟书吏将各镇情况简要叙述,又将自己的难处说明:“只是这甜水镇和柳树镇已经有人了。”说罢,伸出右手食指往屋顶指了指。

        老村长便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总有人比他们有门路,比孟书吏有能耐。

        “老汉明白了,依您看,这青山镇可去得?”老村长自己拿不准主意,便向书吏求教。

        “老人家既然信我,我便实话说与您听。

        依我看,此地可去。

        咱们惠县分到这青山镇的安置地是在杏花村,此村因多种植杏树而得名。

        一来,此村只有七十来户人家,且杂姓居多,所以老人家不必担心外乡人到此处会受欺负;

        二来,此处离青山镇极近,走路只需两刻钟的功夫,离县里也只有半个时辰的路程,无论进城赶集、寻工做活都极为方便。”

        说完便不再言语,只端起手边的茶盏润润嗓子,等待老村长的答复。

        “行,既然大人您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便去这杏花村安置。”老村长将这杏花村与靠山村一比较,觉得已是极为不错。

        “不知我们要何时启程呢?”这样也好早做些准备。

        “后日,待后日自会有承州负责接应的衙役来寻你们。”

        说完又拿出一个牌子递给老村长:“有这牌子便可自由出入难民棚,你们回去商量一下,看要添置些什么,明日可带人去城北市集买些衣物或吃食,省得到了那地方现行添置太过慌乱。”

        “多谢大人。”不得不说,这书吏大人拿钱办事的态度好得很!

        ————————

        村长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难民棚,无他,只有那句话——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与靠山村相比,与没日没夜的逃难相比,这杏花村已经是幸福本福了!

        待老村长回来,众人纷纷围上前去,想问却又怕结果不是自己所希望的,竟一时没人吱声。

        “成了,去承州!”老村长也不想和大家卖关子,直接将这一好消息说了出来。

        “后日会有承州的衙役来接我们,”又拿出木牌:“书吏大人给了我这个牌子,可以自由出入,咱们商量一下要添置些什么,明天带上两辆车将东西全买回来。”

        众人还没从去承州的好消息中缓过神来,又听老村长这样说,直赞:“多亏您老英明,要不然这书吏大人不能这么帮咱!”

        老村长直摆手,不好意思起来。这年轻人说话就是太直接了,都不带一点含蓄的!

        “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看法,大人小孩都能讲,只要不过分,村长都是可以考虑的。”老村长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又让徐发找了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记下要买的东西。

        “阿爷,买糖!”七岁的徐智第一个抢先发言。

        “我要买麦芽糖!”

        “我要买叮当糖!”

        “我要再吃一次那天吃的点心!”

        “我要再吃一次那天吃的烧鸡!”

        ……

        孩子们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准了!给你们买上两斤麦芽糖,两斤叮当糖,再来两大包点心和三只烧鸡。”老村长心情不错,大手一挥:买!

        “耶,村长爷爷最棒了!”孩子们又蹦又跳地撒着欢。

        “爹,得买些棉被,再买些布料、针线。”徐发媳妇说道。

        他们逃难来的这一路上,衣服被树杈子不知刮坏了多少口子,再加上休息时随便一躺,再好的衣服也经不起这么折腾,更何况他们这群人里没几个富裕的,那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

        “买!”

        “村长,咱还得买些粮食。”黄永发说道。别人家什么情况他不知道,反正他家的粮食不多了,估计再交一次公粮就没粮可交了。

        “买,再买些油和盐!”这些日子吃饭没有油盐,难吃不说,他明显感觉自己浑身乏力,起身时会时不时的有晕眩的感觉。

        “村长,能不能买些黄豆?我会下大酱,到时咱可以卖大酱。”荷花嫂子说道。她从自家阿娘那里学了一手的好活,这下大酱就是她最得意的,几个姐妹都没她做得好。

        “唔,那就买些试试,卖不掉咱自己也能吃。”老村长对荷花的手艺不了解,不敢一下子答应她买太多。

        ……

        众人朝自己左右望望,没人说话。

        老村长看众人不再发言,“那暂时先定下这些,若有其他需要的再买。每个人都把衣服和脸洗干净,明日咱们都去逛逛。”

        “噢,太好了!”

        不止小孩子们高兴,徐苗也很高兴,她也想去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物价。


  (https://www.biqukk.cc/90781_90781224/188676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