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红楼]漫漫追妻路 > 第11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1章


宝钗回到大观园,先是同贾母王夫人请安,只说母亲大安了,将其余诸事一并隐去。又到各姊妹房中拜访。

        彼时贾政回京,王夫人每日同老爷一块。宝钗并不十分方便打扰,只常在绣房中做活。

        马上八月初是贾老太太八十大寿,宝钗因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这绣活并未做完,因此一直在赶工。

        自七月上旬起,每日送寿礼者络绎不绝,老太太与太太正忙,有免了晨昏定省。宝钗难得得闲便多做会儿女红。

        贾府恐亲友一时全来,府内设宴招待不开,便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开宴到八月初五为止。

        首日开席,先请的是皇亲。然那日只来了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并几个世交公侯应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

        若是有心对比贾母的七十岁寿辰,便可看出贾府将颓之势。贾母七十大寿时,诸皇亲、驸马、王公、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等都来庆贺。

        十年前,宝钗还没来贾府,未曾见到过当时的盛况,自是不清楚其中之事。

        若论起来,薛家较之贾、史、王家还是要率逊一筹的,一则子嗣人丁稀薄,贾、史、王、薛四家,贾家二十房,史家十八房,王家十二房,薛家只八房。二则势力分布不同,除薛家外,正派嫡系皆在京中,或有官职。尤以贾家出了贵妃,最为尊贵。

        这并不代表薛家就不配同另外三家在一起。这皇商虽带着“商”字,却与“士农工商”中的“商”不同,这皇商乃是为天子做事,以官家的身份管理皇家产业。也是有官衔的。这皇商中尤以能支领“皇宫内帑”者最受皇帝信任,最为尊贵。

        况行商者,最是谨慎,这薛家也不单靠另外三家,世交亲友在京在外者也不少。只是薛父死后,薛蟠又不精于算计,又疏于联络,便慢慢冷淡下来了。

        贾家原是计划着有更多的人来,怕一时招待不过来,冲撞了贵客,只让她们姊妹们在里头呆着。却没想到只这么几人过来,

        虽来的人不多,但南安太妃与北静王妃也是绝对的贵客。与贾家的关系也是亲密非凡。

        南安太妃倒是因为没看到宝玉与众小姐们很是意外。便说要见上一见,这时才有丫鬟将她们姊妹几个叫了出来。

        南安太妃,倒是同湘云很熟。又招呼了他们几个。看了一阵,夸了一阵。打点了几份礼物给了她们便也就结束了。

        这礼物是金玉戒指和腕香珠,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

        倒不是说这礼物轻了,只是寻常贾母给他们的都是些极稀罕的东西。

        要说的话,一则是贾母宠她们太过,二则是贾府平日里过于奢侈了。像是之前贾母拿出的给黛玉糊串子的软烟罗竟是比上用的府纱还好。

        贾家原是降等承袭,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贾母又是在四大家族最鼎盛的时候嫁来的,审美品位自不必说。

        前年老太妃薨了的时候,朝中大祭。当时贾家与北静王府同凭一家的院子,贾家中仅荣府就凭了东院,北静王府才只凭了西院。可见其行为奢侈太过。

        北静王府却与贾府是不同的,北静王当年功高,及至子孙犹袭王爵,乃是世袭罔替的爵位。比贾家高出一二截不止,然观其行为,谦卑有礼,现今的北静王不过一二十岁的年级,其行为举止担当远超同辈。

        贾母过生日这般排场,上行下效,底下人也不会是那般谦逊老实的。

        然这些都与宝钗无关,若说与宝钗有关的,必得是贾母生日过后的不久的抄检大观园了。

        这事宝钗原未知的,只第二日的时候才听了守夜的婆子人说,昨夜有抄家之事。再细问起来,竟是查抄私情之物。

        只问到这里,宝钗便没有再问下去了。结果是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

        “君子不立危墙。”宝钗自是不能在这呆下去了。

        宝钗想搬离大观园的想法也不是这一日就有了的。

        一则,宝玉长大了,男女之间都有不方便之处,在一块儿住,也不合适了。

        二则,宝钗在管理大观园期间,除玫瑰露和茯苓霜失窃案外,还有几件更大的案子。荣国府内部盘根错节,互相遮盖庇护,欺上瞒下的大事还多着呢。自管理大观园后,宝钗每每出门必将锁门。也是多有不放心的。

        三则,母亲与哥哥皆搬了出去,日夜间总是有听人闲话的,宝钗虽不发作,却是记在心里,也不十分舒服。

        这绣春囊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大观园是留不得了,宝钗遣人知会哥哥后,立马有人过来接宝钗过去了。

        宝琴住在贾母身边,若是知会宝琴,必然惊动贾母。这查抄之事,既是夜深人静时做的,多半是背着贾母做的,只能日后再找个理由接宝琴回来。

        回到自家后,还是要轻松些的。

        薛家进京的人口不多,不至于人多手杂,再者大家一处睡,也没个私谋密会的时机。

        宝钗的房间是薛蟠布置的。只一味的将华贵之物往上堆砌,也不管合不合适。

        莺儿正要收拾,宝钗忙制止道:“先留着吧,等蘅芜院那边的东西搬过来了再整理也不迟。”

        宝钗虽不能欣赏这般堆砌的凌乱,但却格外安心,这般行事就是哥哥的风格,她才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经从贾府出来了。

        宝钗将大观园里的事情悄悄同母亲说了,母亲也十分震惊。一面困惑不解,一面惊慌害怕,却在嘴上不住安慰宝钗:“没关系的,贾府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以后只放心和妈住,妈小心看着。”

        一面说道:“你姨妈该是有多害怕和难受,我得去宽慰宽慰她。”

        “妈,我搬出来这件事还没有告诉姨妈。我只推说母亲病了回来照顾两日。”

        “也好,也好。毕竟这也不是件光荣的事,自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你且回去休息吧!想必是你也吓到了。”

        宝钗倒是没有和哥哥说时情,只说自己想搬出来,和母亲哥哥一块儿住。哥哥听了喜不自胜。

        “妹妹,你看看这房间里还缺些什么,告诉哥哥,哥哥给你买去。”

        “不了,这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宝钗说道,又想起那日那人从哥哥院子里的那棵树上跳了出去,那般树长在墙边,引得人爬树翻墙。

        那人虽是哥哥的朋友,可保不得其他人也那般翻墙。

        因对哥哥说道:“这里什么都好,只是院子里单调了些。我见哥哥院子里的那棵树,长得极好。”

        宝钗甚少对他提什么要求,这会子宝钗一开口,薛蟠喜不自胜,“既是妹妹喜欢,我马上找人栽一棵在妹妹院子里。”

        宝钗原是想劝哥哥拔了那树的,可又不能将那日的情况说了出来,只得寄希望于哥哥将那树移栽给自己。可这么看来,是没什么希望的。

        “哦。”宝钗应了一声,想再想个法子。

        听到妹妹这般心不在焉的声音,薛蟠忙说道:“我马上找人把我院子里的那颗树移植在你院子里。”

        “这……”虽然目的达成了,宝钗却是心有歉意,“哥哥忍痛割爱,我却是做什么回报才好呢。”

        薛蟠一听先是喜出望外,“好啊。”细想一回,竟是拒绝了,“不、不、不,不就是一棵树嘛。你要天上的星星,海里的蛟龙哥哥也想办法给你弄过来。”

        “竟说这些没法实现的大话。我早些年叫你读书认真些,却怎么不当回事。”

        “我拿起书就头痛,满书的之乎者也,看着我头皮发麻。”

        “那平日里多看看账册,管管账也行啊。”

        “我、我先去联系工匠,看看怎么移植才好。”薛蟠说不过,就像找机会溜。

        宝钗也不是真心想要说哥哥,哥哥这样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只说是积习难改。她也只是一时没管住嘴,况且这般兄妹间亲切的话,让她也十分开心。“你先别走,陪我说会儿话。”宝钗叫住了想往外走的薛蟠。

        “事先说好,可不准说些之乎者也的话,也不准提孔子、孟子、朱子……”

        宝钗闻言竟是笑出了声。

        “可不得笑我,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只不知,我却是与之前大不一样了。”

        “哥哥可知这“士别三日”是谁的典故。”宝钗笑问。

        “我管他谁的典故,我可是同往日大不一样了。”薛蟠满不在乎,他原不在这书本上下功夫。

        “怎么个不一样法?”宝钗倒也不是真心好奇,只是顺着问题继续问下去。

        “我已去户部支了银子,现正做采买呢?做正经事呢!”

        “哥哥”宝钗声音略微发颤,“可是真的?”

        哥哥是个直人,这么说多半是真的,却还是认识不住在确认一下。

        “真的。”薛蟠自豪的说道。

        “哥哥,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乃是东汉末年吕蒙的典故。吕蒙虽少不好读书,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奋发图强,终成一代名将。我想□□后也定会和他一样。‘一洗往日颓唐,直奔蟾宫之上。’”

        薛蟠虽对妹妹说得听不太懂,却也能看得出妹妹眼里的期待与自豪。想来这话必是夸自己的话,少不了推辞一番,却又忍不住在心里美了起来。

        宝钗也是一扫在贾府时的谨慎与小心,舒心快乐的笑了起来。


  (https://www.biqukk.cc/90742_90742771/204655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