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嫁给病秧子冲喜后 >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庄子上的晚饭全是一些农家菜,做法粗糙,味道却更适口,郑霖笙难得吃了许多,也往赵清淑的碗里放了一些,赵清淑全盘接收,两人都吃的走不动道。

        吃罢晚饭,郑霖笙和赵清淑本该披星戴月去外面闲逛解闷,却不曾想刚准备出门便被一群热情的佃户拦住了去路,他们同两人打着招呼,还将从家里带来的一些腊肉和自己做的糖果给赵清淑。

        赵清淑接过,只得干笑两声,原本打算明日白天再解决佃户的事情,没想到这会儿人流乌泱乌泱全涌来了,能这么晚过来当然是急事,而佃户还带着礼物那就是有商有量的态度。

        赵清淑接过礼物,便要回礼,从匣子里拿出几串钱来,一串一百文,一家分发一串,这也是郑夫人的意思。原本佃户们收的的粮食省着点是够一家人吃一年的,他们闲暇时还会去做做短工贴补家用,日子过的不至于捉襟见肘,年底还能有些余钱。

        可今年收成不好,除去税粮还有给郑家的租子,他们一家连五十斤粮食都分不到,整整少了一半多,往常收成不好郑家总会让出一些租子,让佃户们吃饱饭,可现在就算郑家不收租他们也吃不饱。粮食不够吃就要买粮食,赚的钱也全得贴到吃的里面,这样下来是极不合适的。

        赵清淑分完银钱,对着佃户们说道:“大家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大家跟了郑家这么久,一直是同风雨共患难。以往郑家收成好,我们也只收租子,不曾占大家一分一毫,相反收成不好,我们还会让出一部分租子让大家都能吃饱。今年我们索性做的彻底,租子就不收了,大家按份将粮食都收回去吧。”

        佃户们听赵清淑的说法,又收了一百文钱,大多就不好再说下去了,毕竟这个年头有良心的东家不多,要是旁人家甭管有没有天灾照常是要收租子的,缴了租子饿死的事情也不少,郑家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这时却有个血气方刚的后生大声道:“一百文就把我们打发了。这一带的农民少,当初没人愿意来。郑家为了抢人是怎么对我们说的,甭管天灾人祸,旱涝保收,一年最少保证一家一百斤稻米,这是不是郑家说的?以前收成好的时候租子我们也没少交,现在遇着干旱郑家是翻脸不认人了吗?”

        人群中有人附和:“就是,郑家说过的话要算数!”

        有老一辈的在郑家干活久的见状,规劝着说:“后生,郑家待我们不薄,以前我们收不上来粮,郑家也让出了租子,给我们凑够了过冬的粮食,逢年过节还会送一些油盐给佃户们…”

        话还没说完,有人推开老者,“那是你们,我们才给郑家干几天活。刚干了两年就遇到这事,当初谁不是听着旱涝保收四个字来的!再说,一丁点好处就把你们打发了?累的是我们,好处都是他们的,人家偶尔让出一些好处就把你们收买了?他们可是怎么都不会亏的。”

        赵清淑眼见场面混乱起来,抬手让大家先静一静,然后对着众人道:“旱涝保收确是如此,可大家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若论起来只要保收就行,也就是充其量把一百斤稻米,五十斤玉米,二十斤小米分发到位,可收成好的时候我们郑家是这么做的吗?我们有多收一粒的租子吗?收成好的时候大家哪个不是成袋往家抗粮食,既然保收多分多拿的怎么不拿出来?”

        她深呼吸一口:“若是真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我郑家自然会开仓放粮,让大家果腹。可现在并非如此,以前分发的粮食哪家没存一些,大家家里真的没有余粮吗?既然有,为什么非得逼着郑家赔上你们才能如愿吗?”

        赵清淑还真算过这个问题,要是把这么多人,每家每户的粮食都补全要多少,可这么一算,粮仓里的粮食都不够赔,还得花钱买了给佃户。只听过压榨佃户的,这种倒赔粮食给佃户的简直闻所未闻。他们郑家不是冤大头,也不是做慈善。

        再说斗米恩,升米仇,这几个男人就是例子,前两年收成好多拿的时候不说话,少了就开始各种寻事。

        “说一千道一万,田里统共就收上来这么多粮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们再咄咄逼人,也不可能有佃户赔粮的罕闻。何况,郑家本就打算补偿,一百文只是前话,郑家决定在庄子上再挖口井,腾出两块空地,种上瓜果,一来为佃户止渴,二来多的可以卖钱,来年给佃户增加收入,算是补了粮食的差。”话越说越没劲,现在都被人家指着鼻子骂了,自己还得像昨天商量的那样,把果树送给佃户,真真是吃力不讨好。

        话说罢,顿时鸦雀无声。老者捅了捅后生的腰,后生愧疚地低下了头,自己刚刚没听完就急着讨公道,竟然不知道郑家会为他们考虑这么多。

        “好了,其他庄子要人的也挺多的,有人这么不甘心,也强留不得。谁想走,我给他补全了一百七十斤粮食。”

        赵清淑先将好处说出去,再给出一条明显吃亏的路,那些佃户自然也就有所考量了。郑家这些年对他们这些佃户可算是好的了。

        听闻隔壁庄子上的人,每年拿不到这么多粮不说,还总是被东家克扣。要不是因着郑家庄子上佃户人满,其他那些可都是挤破头想往郑家庄子上来的。

        刚才出言不逊的年轻小伙听得赵清淑这样说,心中一向也是血气方刚惯了,他今日的目的就是来讨要粮食,他来之前也与其他两个兄弟商量好,到时候人多势众,一起逼迫郑家,来达到自己目的。

        此时见着众人都偃旗息鼓,他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在“强权”下低头,他上前走了一步,挺了挺胸膛:“走就走,我就不信我身强力壮,还找不到一家好东家。你不要觉得我们不敢走,我要的就是一个公道。现在点粮给我,我立刻走,一粒米都不能少!”

        一旁的老者急忙拉住他袖子,神色急切,声音压低:“二柱不可意气用事,眼见着年关将近,你去哪找活儿。”

        二柱子仗着自己年轻力壮,就是不听劝,横着脖子倔强道:“那也饿不死。”

        赵清淑敲着桌面,看着他这般模样,只觉得他太过年轻,不让残酷的现实教教他,他不明白。她缓缓起身,对何掌柜道:“你去把他的粮点过来,一粒米都不要少,就在这称。”

        何掌柜立马麻利的去办了,几人抬着粮食进来,当着众多佃户的面给二柱子装点好。

        赵清淑:“好了,还有谁要走的,那便一起了吧,免得到时候还说我郑家扣着不放人。”

        其他人被赵清淑的气势震慑住,都低着头不说话。二柱子本来与几个兄弟说好的,这会儿见人没发声,他走到一旁,拉过一个平日与他交好的的狗蛋:“你不是说今儿宁愿拿够粮走人吗,你快些吧,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去找新东家,今年先拿够粮过年再说。”

        狗蛋有些怂,此时他甩开二柱子的手:“算了吧,郑家不是说了来年给我们补上,这些年郑家也没亏待过我们,现在将近年关,去哪找活儿,待郑家挺好的。”

        二柱子看见狗蛋的怂样特别来气:“到时候你别哭着来找我。”

        丢下这句,二柱子便扛着粮出了大厅,一些佃户目送他离开后,依然没有第二个站出来的人。

        赵清淑扫视了一眼大厅中的佃户们,继而继续道:“我郑家不薄待你们,也望你们不要觉得我郑家好欺负,今日我给你们机会走,你们要是不走,那便老老实实待着,我郑家以后该给你们的利一分不会少,但若我再发现有人特意煽动情绪,造谣生事,那别怪我郑家不留情面。”

        这话赵清淑说的掷地有声,连一旁一直在默默喝茶看戏的郑霖笙都觉得,他家娘子果然是个当家的料,自豪得很。

        佃户们听了,自是一番表忠心:“东家处处为我们考虑,我们也跟了东家这么多年,有感情在的,今日来也不是逼迫东家,只是想着今年收成不好,看东家能不能给个说法,今儿东家给了,我们也就安心了。”

        “是啊是啊。”

        “明年东家要开瓜果园,我们一定尽心尽力。”

        赵清淑很满意他们的反应,也觉得这次来庄子能将这个棘手问题妥善解决了,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何掌柜,今日先把补钱给每家佃户发放了,赶明儿通知所有佃户来一一登记拿粮,今年虽算不得肥年,有这些粮也算不错了。到时候再去杀头猪,给大家纷发了,就当是我们郑家给各位的年货了。”

        “谢谢东家!!”

        “东家是好人,明年收成一定好。”

        郑霖笙放下茶盏,转头看向赵清淑,脸上是自豪的笑:“娘子,该归寝安置了。”


  (https://www.biqukk.cc/78858_78858761/221230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