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虎啸莽原 > 第44章:加入同盟会

第44章:加入同盟会


  回到司令部之后,秦啸天决定以进为退。虽说暂时不打算辞去军职,但他还是借机向张绍增提出了辞去军职的请求,以此试探张绍增是否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果然,张绍增坚决不允许。经过这场倭人的变故,张绍增丝毫没有责怪秦啸天的意思。相反,张绍增更加重视秦啸天了。因而他把一些极为重要的任务交给了秦啸天去办;而秦啸天把每一件事都办得十分利索,张绍增极度满意;刘一清在解救秦啸天的过程中也是出过大力的。他看到秦啸天成长的如此之快,心里也是非常高兴,也就想着把秦啸天弄到同盟会里来。事隔不久,张绍增又交给了秦啸天一个极为重要而秘密的任务,具体事务要他去找刘一清总参谋官。

  秦啸天来到了刘一清的总参谋官办公室,刘一清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并问了他对这次倭人事件的感受。秦啸天气愤地说:“朝廷腐败无能,国人被列强肆意欺辱,快到了官逼民反的时候了。”

  “嗯,说得极为有道理。常言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刘一清话锋一转,“你听说过同盟会吗?”

  “听说过,官兵们也经常议论此事。满街贴的官府告示上说同盟会是乱党。既然官府反对而害怕的,那就一定是民心所向的!”

  刘一清点了点头,说:“言之有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同盟会。这同盟会也叫中国革命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组织和领导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的纲领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我们要创立一个为大众谋福利的共和国家,要体现公平正义,那么就必须推翻满清的统治。在北方,同盟会也成立了东三省同盟会支部。张绍增、吴禄贞和蓝天蔚都是会员。我也是北方同盟会会员之一。你愿意加入我们同盟会,继而为共和出力么?”

  刘一清的话里毫无避讳之意,坦诚而坚定。

  秦啸天也知道这是刘一清他们对自己的信任。要知道,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的话,轻者进监,重者杀头的。所以,秦啸天几乎没有考虑,便说:“在这次的倭人事件中,我也看清了官府的腐败无能、毫无廉耻可言的这种虚假的面目。他们竟然置朝廷的律例于不顾,想要把我交给日本人。是您和张统制救了我,可以说我这条命是你们给的。我们练武之人最讲究的是义气。加入同盟会,和你们站在一起又有什么不好呢?再说了,我师父要我去实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刘一清赞许地点了点头:“我和张统制考察了你很久,看来你还是个好苗子。那好,就由我和张绍增来做你的入会介绍人吧。”

  一位堂堂的统制和总参谋官能做自己的入会介绍人,秦啸天感到这是人生当中一次最大的殊荣。秦啸天问:“总参谋官,什么时候加入同盟会?”

  刘一清笑了笑:“就现在吧。在你去执行任务之前。”

  说完,刘一清去隔壁找到了张绍增,把秦啸天想要加入同盟会的事情说了一遍。张绍增非常高兴。他们一起来到了刘一清的办公室。北方同盟会属于革命早期秘密组织,所以加入同盟会的手续极为简便,只要有两个同盟会会员介绍,将入会者写入名册,再按个手印就是了。于是,刘一清拿出一张写有《同盟会入会誓词》的黄纸,刘一清念一句,秦啸天说一句:

  驱除鞑虏。今日之满洲,本塞外东胡,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穷凶极恶。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经济,核定天下地价。肇造社会的国家,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制定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段誓词,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秦啸天的胸膛。他彻底明白了那张鹿皮上的那句话,也清楚了师父为什么让他们下山去投新军的良苦用心。现在,他终于找到了师父所谓的“有识之士”!

  当秦啸天背完了誓词,并按完手印之后,张绍增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现在,你是同盟会会员了。记住,你要严守秘密。你加入同盟会之事跟任何人都不能说,包括你的师兄弟们。你和刘一清总参谋官去办那件和同盟会有关的任务去吧。”

  秦啸天郑重地打了个立正,说:“我定能完成张大人交给的使命!”

  张绍增道:“在我们同盟会里没有什么‘大人’,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同志。在会外,你可以这么称呼。以后可要记住了?”

  “同志?记住了。”秦啸天心想,上次到第七十九标找王金铭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待张绍增走后,刘一清对秦啸天布置了任务:“今天上午十点和中午十二点,我们要去火车站分别接两个人。你下去找几个可靠的卫士,换上便装。我们要提前到车站。在车站,大家要伪装好,要提高警惕,注意周围动静,千万不要让官府和巡防营的人知道。”

  “是,我这就下去安排。”秦啸天知道,这一定是个绝密而重大的任务。因为以张绍增的威望和资历,在这新民城无人能比。他要接一个人是绝对不会如此秘密地进行的。这要接的两个与同盟会有关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秦啸天带着满腹疑惑到警卫营找了燕卫、韩田力以及侍卫队里几个可靠的老兵,大家换上了各式的便装。刘一清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弄来了几辆俄式四轮马车。这些马车是俄国贵族乘坐的,带有四个镶着玻璃的门。玻璃门上挂着厚厚的帷幕,人坐进去,外面的人看不到。一行人来到了火车站,秦啸天令燕卫带着侍卫们分散开来,有人装作卖报的,有人装作擦皮鞋的,有人装作拉洋车、卖香烟的,众人都忙着自己的“生意”。刘一清和秦啸天坐在马车里,透过马车的玻璃窗,也和那些侍卫一样紧紧地盯着车站进进出出的每一个人。也许秦啸天和火车站有缘,自从来到了张绍增身边之后,他已经多次来到这里接人了。但这次跟以往不同。坐在旁边的刘一清没怎么说话。秦啸天也不好问他接的是什么人。刘一清显得激动而焦急,他的烟一颗接一颗,弄得车厢内烟雾缭绕,熏得秦啸天睁不开眼睛。当秦啸天推开车门透一下风的时候,外面竟然以为车厢内着了火。

  一列从北京开往奉天的火车终于轰轰隆隆地进站了。好在旅客不多,夹杂在人群中的一位头戴礼帽、身着长衫,脸上架着一副水晶墨镜的人在几位保镖的簇拥下十分惹眼。刘一清下了马车带着秦啸天急忙奔了过去。刘一清小声地招呼着:“绶卿兄。我可是等了你好一气了。”

  那人说:“原来是又名老弟(刘一清的字)。敬舆老兄怎没来?”

  刘一清说:“他在司令部等您。火车站内有巡防营的眼线,说话不方便,请随我来。”

  说完,秦啸天带着侍卫们围了上去。刘一清拽上那人便出了车站,登上了门口的那辆四轮马车疾驰而去。

  按照刘一清的安排,秦啸天还要在原地继续等候。秦啸天抬起手腕一看,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坐在马车里观察的秦啸天有些坐不住了,他下了马车,装作若无其事地溜达了起来。第一次穿上梦琪为他买的锃光瓦亮的皮鞋,踏在站台上发出了声声闷响。这声响仿佛是梦琪亲自踩出来似的,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激动。来到了那个伪装成擦皮鞋的侍卫面前坐下,侍卫当真地为他擦起皮鞋来。但秦啸天的心思不在梦琪这里。秦啸天猜测着刚才的来人是谁,这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不过,他现在想的更多的是同盟会的事情。同盟会的纲领和目的极为明确,那就是要推翻大清、建立民主共和国。而“武学研究会”  或者是“山东同乡会”的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人也有这个愿望,如同刘瀛凡所说的那样,他们没有自己的行动纲领。他们只是一伙团结在一起的、热血沸腾的年轻军官。虽说同盟会会员刘瀛凡与王金铭等人有过几次接触,但也是点到为止,没有更深入地继续下去。看来北方同盟会也缺乏眼光,他们只是把目光投在了那些手握实权的大人物身上,而没有看到基层广大官兵的迫切愿望。现在自己已经是同盟会的会员了,自己应考虑着如何加强同盟会与“山东同乡会”基层军官之间的沟通,必要的时候可以由他来牵这条线,让双方联合起来。

  刘一清很快返了回来。他拽着秦啸天坐回到了马车里。

  刘一清显得有些激动:“啸天,你知道刚才那个人是谁么?”

  “不清楚。我也正想问您呢。”

  “那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

  “吴禄贞?”


  (https://www.biqukk.cc/63_63310/386551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