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长生珏 > 第十二章 太爷爷

第十二章 太爷爷


弃船登岸,绕着弯弯绕绕的小路,穿梭在一片淡淡的雾霭中,经过一路颠簸,我终于在日头快要沉进山头的时候赶到了家——南岭的莫家坞,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村庄。

        因为父亲的电话,我只在剧组待了一天就回家了,本来,让我进剧组,也并没与多大的作用,之前的剧本已经和导演商讨修改好了,让我给演员讲戏真是高抬我了,我哪里懂什么戏呀?讲戏是导演的事情,我知道,这都是陆明辉的主意,他已经跟我说过几次了,鼓动我辞职。

        “就你那个小报社,能有什么前途?跟我到北京来,凭你那根笔杆子,我给你引荐几个导演,保准你能成名。”

        这是陆明辉鼓动我时说的最多的台词。

        可是,我骨子里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这大概也和原生家庭有关。陆明辉的父亲当年放着公务员不干,辞职下海,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气,陆明辉也遗传了他父亲的这一点,而我,却从小被教育的规规矩矩,我还是想着在一个安定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犹豫不决间,我就在报社呆了两年了。

        此刻,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坞子里潮气重,又湿又冷,一到天擦黑,家家就关门闭户了,只是偶尔远远传来几声狗吠,更增添了几分寂寥。

        “妈——”

        一路风尘,我迈着大步迫不及待的向家里走去,还没到家,隔着老远,就看到路口那棵银杏树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伸着脖子张望,是阿妈,她显然是在等我。

        我大声叫着,快跑几步奔到了阿妈面前。

        “阿林!你可回来了!”看到风尘仆仆的我,阿妈粗糙的手一把抓住了我的胳膊,声音有些颤抖。

        我的鼻子不禁一酸,半年不见,感觉阿妈又苍老了些,脸上的皱纹比以前更多了,头发也白了更多,冬天的湿寒让她的脸有些皲裂。乡村的女人,本来就不是很注重打扮的,日积月累的劳累更是对容貌雪上加霜,只有四十多岁看上却沧桑的多了十岁。

        我扶着阿妈一起回到家,屋子里有些凌乱,显然主人没有心思收拾。

        “阿爸呢?怎么没在家?”我环顾四周,没看到阿爸。

        “你阿爸到城里办点事,过两天就回来。你还没吃饭吧?我给你盛饭。”

        我洗脸的功夫,阿妈把饭盛了上来,桌子上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占了一大半地方。

        “你太爷爷病着,也没工夫收拾,太乱了。”妈妈一边收拾着桌子,一边叹着气说。

        “太爷爷呢?他怎么样了?”顾不上吃饭,我急切的问。

        “你去看看吧,你太爷爷已经两天滴水未进了。你爸爸又不在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妈妈一脸愁容,带我进了太爷爷的房间。

        房间里光线很暗,一进屋子,一股潮湿的气味混合着柴火的木香味还有病人特殊的气味充满房间,适应了一会儿,我才慢慢看清了屋子里的情景。

        太爷爷半躺在床上,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脸被一片阴影覆盖着,双目紧闭,连呼吸都感觉十分的微弱。微微张开的嘴巴上泛着粘液,他本来就瘦,现在更是瘦的只剩下一层皮了,两边的颧骨高高的鼓起,眼窝却陷的很深。

        “阿明。”院子里传来一阵洪亮的喊声,我听出来,是七叔公那很有特点的沙哑的声音,

        我们这个地方因为位置偏僻,交通也不方便,所以人口很少,只有五十多户人家,据说在很久以前,先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很少与外界接触,后来的改朝换代似乎与这里没有什么关系,人们一直沿用着古老的生活方式,落后但却淳朴,颇有点《桃花源记》的色彩,七叔公祖辈都是这里的,他又是坞子里年龄比较大的,为人又很热心公正,所以很有威望,谁家有事都喜欢让他出面主持,当年太爷爷的父亲带着太爷爷和太奶奶逃难到这里时就多亏了七叔公收留,不然我们一家还不知道流落在哪呢,也许正因为这个,我出生时,太爷爷执意要七叔公为我起了名字,说七叔公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

        听到七叔公的喊声,阿妈应了一声,出去了。

        “阿明呢?”七叔公站在门口压低声音问,怕惊扰了太爷爷。

        “到城里去了,还没回来。”阿妈小声的说。

        “这都去了几天了,怎么还没回来?老爷子怎么样了?”他皱着眉问,伸着头往里头看看。

        “哎,怕是就这两天了,这都几天滴水未进了,铁打的好人也熬不住啊。”阿妈一脸愁容,阿爸不在家,这么大的事她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都什么时候了,阿明还到城里去?有什么事比老爷子还重要?”七叔公嗔怪道,他是个极其孝顺的人,容不得不善待老人的人。

        “哟,这是阿林吧?”我走到门口时,他一抬头看见了我。

        我笑着点点头:“七叔公好。”

        “好,好,好孩子,是该回来。”七叔公笑着点头,又小声对阿妈说:“阿林妈,有什么事就去叫我,咱这坞子里人也不多,你家人口又少,这办事儿少不了人的。”

        阿妈点头示谢:“七叔公,阿林他爸这两天就回来了,到时候少不了麻烦您的。”

        送走七叔公,我问妈妈:“妈,太爷爷的情况这么危险,阿爸去城里干什么了?”

        “我也不知道,你阿爸都走了好几天了,说是到城里办点紧要的事。也不肯告诉我到底什么事,只是嘱咐我要好好照顾你太爷爷。”

        我不禁疑惑起来,眼下还能有什么紧要的事能紧过太爷爷?难道是去买给太爷爷准备后事的用品?可如果是这样,又有什么不能告诉阿妈的呢?而且,也不需要去这么久啊。

        我家祖上不是莫家坞的,是哪里人连太爷爷也说不大清楚,因为从太爷爷起上三代人到就到外面讨生活,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听阿爸说,后来外面时局混乱,到处打仗,太爷爷和太奶奶来到了莫家坞,坞子里的人收留了他们,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可是爷爷奶奶过世的早,是太爷爷和太奶奶把阿爸拉扯长大的。太爷爷虽然是阿爸的爷爷,可实际上却充当了父亲的角色。

        太爷爷就这样一直躺着,不吃也不喝,呼吸之间气若游丝,我对他的轻声呼唤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对他而言,时间空间似乎都已经停止了。

        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阿妈有些害怕了,太爷爷已经五天都没有进食了,就算是正常人也不可能这么长时间不吃不喝的,更别说他一个油尽灯枯之人。

        我不放心,把董爷爷请了来,他是坞子里唯一懂歧黄之术的人。

        董爷爷给太爷爷把过脉之后,对阿妈说:“阿林妈,让阿林把刘婆婆请来吧。”

        刘婆婆是我们坞子里的神婆,东北人叫跳大神,我们这里叫做“巫娘”。没有人知道她从哪里来,据她自己说这门手艺也是颇有家传渊源的,似乎和湘西的赶尸术有某种联系,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代人,但是和赶尸术不同的是,她家传的手艺传女不传男,而且每一代只传一人,若是女孩子多,还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必须符合许多条件才可以。刘婆婆就是在经过严格筛选后选拔出来的继承人。刘婆婆说她生下来的时候就不同寻常,似乎类似于古代的帝王将相出生时满屋子红光香气一样,但我想这也是为了渲染刘婆婆作为继承人必备的资格而进行的铺垫,至于说她老人家能与鬼神通话,我看也是以讹传讹,不过她却是一再肯定过的,而且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表情十分神秘而严肃,村子里的人对她颇为敬畏。我小时候见过一次刘婆婆做法事,场面阴森可怖,吓得我两天没敢睡觉。

        虽然我不大相信这些传言,可是事关太爷爷生死,我还是以极其谦卑诚恳的态度请来了刘婆婆。

        刘婆婆带着她那些古怪的道具在太爷爷的屋子里方看的时候,我和阿妈是不能在里面的,刘婆婆说,这会妨碍她与鬼神的神交,法事就会失效,我几次想趴到窗户边往里看,但居然都被刘婆婆给发现了,说我心不诚,会害了太爷爷。没办法,我只好和阿妈坐在院子里耐心的等着。

        大概一个小时后,太爷爷屋子的门终于打开了,刘婆婆一脸煞白,这么冷的天,她的额头上竟然都是汗。

        “刘婆婆,爷爷怎么样了?”阿妈着急的问。

        刘婆婆一言不发,坐在凳子上,端起碗灌了几大口水,看样子,她有些心绪不宁。

        看着刘婆婆一言不发,我和阿妈面面相觑,不知道刚才在太爷爷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好大会儿,刘婆婆的情绪稳定了下来,脸色也好转了许多,她看看我,又看看阿妈,从她神秘莫测的眼神中我们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看着我们紧张的样子,刘婆婆终于慢悠悠地开口了:“阿林妈,莫要慌,阿林的太爷爷没什么大事,之所以不肯离开,是因为心中牵挂之事未了,那口气还在那儿挂着,等事情了结了,尘缘一断,自然会安然离去的。”

        我和阿妈四目相对,如坠五里云雾,不明白刘婆婆说的未了之事是什么事。

        我刚想问,刘婆婆便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起身离开。

        “天机不可泄露。”刘婆婆似乎猜透了我们的心思,撂下这句话便头也不回的出了门。

        太爷爷就这样不吃不喝的躺着,我和阿妈在担惊受怕中又挨过了一天,阿爸还没有回来。

        夜晚的坞子宁静神秘,从窗户望出去,大半个月亮明晃晃的挂在天上,今天的月色很好,天上的星星看得清清楚楚的,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太爷爷教我的儿歌:“天上一个大月饼,  够吃十五天。  如果你不信,  抬头看天边,  十五月儿亮又圆,  二十二三缺半片,  二十七八细又弯,  三十晚上看不见。”那时候,太爷爷坐在院子里的矮凳上一边吸着水烟,一边教我,他的胡子很硬,一撅一撅的,他高兴起来时喜欢用胡子扎我,又痒又疼,水烟常常会呛得我咳嗽,太奶奶听见了,就会走过来拿过太爷爷的水烟袋,卷吧两下,丢到窗户台子上,“不要抽啦,林儿都咳嗽了。”每当这时候,太爷爷就会哈哈笑着:“不抽啦不抽啦。”记忆中,太爷爷似乎从来没有违拗过太奶奶的话,总是太奶奶说什么就是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宠妻狂魔”,这让我阿妈心里一直很不平,因为阿爸并没有遗传下来太爷爷那样的优良品质。

        月色清朗,我睡意全无,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衣到太爷爷的屋子里看了看,他没有任何动静,还是那样躺着,我有点担心,把手指放在他的鼻子底下,微弱的气息吹到我的手上,让我心里暂时安静下来。

        太爷爷老了,当年他给我唱儿歌时的欢快的神情已经没有了,此时,他就像一个待宰的羔羊一样等着死神将他带走。我感叹生命的迅疾与无情,太奶奶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自从太奶奶离开后,太爷爷的精神就变了,他的眼角很少泛出愉悦的神情,他常常会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屋门口,拿着太奶奶的照片发呆。

        我把被角往里面掖了掖,走出了屋子,月色如水,我却没有丝毫欣赏的兴致。

        刚要回屋,忽然小腹一阵绞痛,一定是刚才受了凉气了,顾不上多想,我赶紧往茅厕奔去。

        刚蹲下,就听到一阵轻微的“吱呀”声,好像是大门开了。

        这么晚了,会是谁?别是小偷吧?我紧张的想,虽然我们莫家坞民风淳朴,可是防贼之心不可无啊!我很想出去看个究竟,可是不争气的肚子翻江倒海的疼,我只能先解决这个问题。

        五六分钟后,我终于能正常的站起来了,顾不上多想,我赶紧走进院子里。

        大门关着,但是太爷爷的房间里却有亮光。

        这么晚了,谁会到太爷爷房间里去?

        好啊,一定是趁着太爷爷昏迷之际来偷东西的,这可恶的家伙!胆敢偷到小爷家里来了,非让你尝尝小爷的厉害。

        我四下里看看,从房角抄起一根胳膊粗的木棍,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太爷爷的屋门口。


  (https://www.biqukk.cc/56_56535/220342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