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带娃致富的她不小心攻略了摄政王 > 第6章 蓝家小柔

第6章 蓝家小柔


东市里熙熙攘攘,近一半人是为赵家辣条而来。小小的摊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每日的供应量有限,人们更是趋之若鹜。

        “小兄弟,要一包麻辣味的!”

        “我要香辣味的。”

        时人曾评辣条为“冬日佳侣”,学子尤爱之,深夜苦读,一包辣条便能提神醒脑。于是,赵家的辣条一时风头无两,生意越来越火爆。谢桓一手包好油纸,一手清点铜板,也不觉两只耳朵被寒风冻得通红。等到一天的生意结束,搓搓两耳,竟是痒得难受。他看看身旁饿得肚子打雷的赵昉,悄悄地拉高领子,抓紧帮忙收摊。

        “姐姐,那个人又来了!”谢桓拉了拉赵昉的衣袖,戒备地看了一眼墙边的黑色身影。竟又是那个黑衣少年,他还是远远地站着,头发盖住了半只眼睛,漆黑的眼眸亮亮的,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的摊位。赵昉突然想起自己昨日曾给他一包辣条,莫不是又来找她要?

        “桓桓,咱们还有辣条吗?”赵昉问道。“姐姐饿了吧,还好我留了一包给你垫肚子。”接着辣条就被赵昉递到黑衣少年手中,黑衣少年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赵昉会独留一份给他。

        “姐姐,你认识他吗?”谢桓挠挠耳朵。“不认识,可他这几日天天坐在那儿,这么冷的天气,看起来怪可怜的。”赵昉朝手中呵了口热气,顿时在空中凝成一团白雾。“我们回家吧。”两人收好摊子正准备回家。忽然身后响起一阵急切的脚步声,赵昉转头一看,黑衣少年正跑到她面前,微微喘着气,苍白的脸色因为奔跑而透出点薄薄的红晕。赵昉吓了一跳,谢桓急忙挡在她身前。

        黑衣少年摊开双手,将两颗黄澄澄的东西轻轻放到赵昉手中。“啥?”赵昉一脸不解,少年没有解释,低头沉默着跑开了。“这是什么意思?”她呆呆地看着手里两个梨子。“可能他没有钱,只好用梨子来抵。”谢桓猜道。赵昉擦了擦梨子,放到嘴边咬了一口,甜丝丝的,纳闷道:“真是个奇怪的乞丐。”

        两人回到四民巷时,天边已经浮起薄薄的暮色。一个蓝色的身影在赵昉家门口徘徊,赵昉定睛一看,门口那人原来是巷里蓝家的女儿,蓝小柔。蓝小柔人如其名,是个温柔娴静,楚楚可怜的小姑娘,她常着蓝布衫,此时身上这件已经洗得有些发白了,尺寸也不太合身,大概是旧衣服改小的。

        “赵昉哥哥,赵欢妹妹,你们回来了。”蓝小柔腼腆地笑着。

        “小柔,大冷天的,你站外边多久了呀?快进来。”赵昉拉着小柔进屋,煮了一碗热汤给她。

        “谢谢哥哥,我才站了一小会儿,不冷。”蓝小柔感激地接过热汤,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我是来给赵欢妹妹送书的。”

        谢桓闻言动作一顿,僵硬地点点头道:“对了,是有这么回事,我们去房里说话。”说完拉着蓝小柔,往自己房间里去。“桓桓果然是人见人爱,才搬来没几天,就已经有知心小姐妹了,不错。”赵昉数着钱,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谢桓拉着蓝小柔进了自己屋,仔细地掩上了门,着急道:“下次我去找你拿,这可不能叫我哥知道了。”“对不起,是我不好,不过赵昉哥应该不知道我们的事。”蓝小柔打开她带来的布包,里边除了书之外,还有一大摞纸。“这是二胖的作业,这是栓子被先生罚抄的功课和文章。还是老样子,大字归我,文章归你。”

        原来谢桓瞒着赵昉和蓝小柔帮人代写功课,赚钱补贴家用。谢桓遇难以前,家里请的先生都是鼎鼎有名的学士,故他自小便做的一手好文章。蓝小柔只读了两年启蒙,她爹便不让她读了,所以她只能帮忙写写大字。她心里很是羡慕喜爱这位赵欢妹妹,又多了一层同病相怜的感情。

        谢桓两只耳朵又红又痒,蓝小柔见了,知他定是冻伤,便拿了冻疮药帮他涂。屋里暖呼呼的,谢桓一边誊写一边不住地打呵欠,晚上代写功课,白天在摊子帮忙,他实在是累坏了。“要不你趴着睡会儿吧,半个时辰后我叫你。”蓝小柔道。“嗯嗯,你一定得叫醒我。”谢桓早憋不住了,把笔一搁,趴在桌上倒头就睡。蓝小柔看了看谢桓,悠悠地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哀怨,默默地起身朝外走去。

        “桓桓,吃饭啦。”赵昉敲了敲门,无人应答,推门一看,谢桓正趴在桌上睡得正香,身上还盖着一张薄被。“这孩子想是最近太累了。”赵昉心疼地将他叫醒。谢桓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一看赵昉正站在身边,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就往书桌上摸去,空空如也。“书呢?”他顿时清醒过来,盯着赵昉问道:“姐姐,小柔呢?”“我还以为在你屋里呢?她应该是回家了吧。”赵昉一直呆在厨房,倒不曾留意蓝小柔走了没。

        谢桓心中懊恼,蓝小柔怎么也不叫醒他?桌上遗留着一个蓝色布包,谢桓悄悄打开一看,代写的功课被整整齐齐地写完,摞成一叠,他心中疑惑,这蓝小柔真是莫名其妙。

        “桓桓,快来吃饭啦。”“这就来!”谢桓收好布包,跑到堂屋。赵昉神神秘秘地端出一道菜:“猜猜我又研究出了什么新花样?”她打开盖子,一阵卤香扑鼻而来,谢桓用筷子戳了戳盘里硬邦邦、黑乎乎的条形物,拧着眉头道:“闻着挺香,但颜色好像不怎么诱人。”“你别被表象所迷惑,快尝尝味道如何。”这是赵昉第一次复刻卤菜,菜谱修改了好几次才定下来。“好吃吗?”

        谢桓用筷子艰难地夹起一条,入口一咬,肉质紧密,柔韧耐嚼,吃完唇齿留香。原来鸭子的脖颈也是一道美味,肉不多但却更加令人念念不忘,实在可与辣条相媲美。“不愧是姐姐,看来明日东市又要热闹非凡了。”

        “那是。”辣条虽好,但已有不少商家竞相模仿,陆续推出了相似且低价的产品来争夺市场,赵氏企业亟需推陈出新,赵昉勾勾嘴角:“明日就看我们的绝味鸭脖炸翻全场吧!”


  (https://www.biqukk.cc/53876_53876875/216552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