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大秦风华录 > 第三回 阡陌间 蓦相逢

第三回 阡陌间 蓦相逢


清晨,红彤彤的太阳驱散了笼罩了一晚的黑夜,从东方一点点的升起,初升的太阳,新生的生命,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趁着太阳还未高高升起,薄雾笼罩的时刻,白秦决定去自己的那几亩薄田那里去看看,毕竟这一段时间以及未来的生活就全部靠它了。

        扛上锄头,就向着山脚下的土地走去,相距不远,也就只有二里路。对于干农活,她并不陌生,她本身就是农村的孩子,从小也没少跟父母一起去下地,所以对于管理庄稼一类的事情,他还是很轻车熟路的呢。

        说来,也辛亏了她从小就干活,现在才不至于一个脑袋两个大,唯一让他有点不开心的是,昨晚上看到自己的身上真的是“伤痕累累”啊,脑袋上也起了一个大包,全是原主从山坡上掉下来的时候摔得,不幸中的万幸,这都是些小伤,基本上都是擦啥,倒是不怎么疼。

        哼着歌,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白秦心情颇好的往前走着。清晨的乡村,雾水还未完全退去,小路两边的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风儿吹动,露珠在叶子上轻轻滚动,变换着各种的形状。

        深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嗅着这没有被污染的空气,白秦一扫昨日的阴霾,心情是说不出来的好。

        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不觉间,也就到了农田旁边。果真是贫瘠啊!因为临近山脚,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小石子,所以种的农作物只冒出稀稀拉拉的来的幼苗,(1)看那长势,估计以后野草会争抢了营养去,而来则渐渐枯萎

        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白秦扶额,要是按照眼前的景象看来,依着这几亩地的收成,想要养活自己还真的是一件难事呢。

        而且现在并不适合重新种植,已经过去了种植的最佳季节。等到来年开春或许可以考虑种植果树或者是蔬菜一类的。

        想来想去,白秦还是决定今年就这样吧,一切等到来年再说。现在她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干活顺便规划一下怎么让自己活下去。为了能让来能够更好地成长,白秦用锄头将田里的野草尽数除去。

        昨天晚上她看了看家里的存粮,有菽、芋、黍,粟,种类虽多,然数量却不怎么多,但是因着只有她自己一人,差不多还能撑过今年去,这也多亏了今年收成比较好,再加上左邻右舍的帮衬,才使得家中有着如此多种类的粮食。

        至于院子里的那些蔬菜,或许她可以再种植一些。只不过在先秦时期,人们吃的蔬菜种类实在是太少了,等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蔬菜的种类才略多了些,想到这里,白秦突然有一种想要去西域走一遭的冲动,反正他现在只有一个人,虽然是孤单了些,但是好处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也辛亏她从小极不爱吃肉,要不然的话在这里估计她会活活的馋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本来是极喜欢水果的,尤其是那“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她真的是恨不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不过,现在啊,也就只有想想的份了。

        但是事在人为,也许以后的有一天她会到岭南,去尝一尝那里的特产呢。(3)

        坐在旁边的小道上,斜倚着背后的茅草堆,背对着大路。将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去除,与其在这里杞人忧天,不是如何是好,还不如好好地享受一下眼前的美景。其他的事情就随缘吧。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看的风景,只有一片一片的田野,没甚花草,甚至还有些荒凉,因为没有现代的摩天高楼、车如流水马如龙,有的只有静谧。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

        在现代社会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整天忙忙碌碌的,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干着些什么。功利心太重,心也是太过于浮躁。

        就连自己,在大学中,也早就已经失去了年幼时的那份心态,尤其是在刚入大学的时候,以功利心读书,一本书只求快速读完,只是为了在跟别人谈话时能够显示出自己博览群书,只是为了能够完成老师的要求。

        通常都是含混的读完一本书,而不求深知,更不会去看第二遍。甫一看完,就急匆匆的去图书馆还书,再换一本新的。书看的倒是不少,但是却没啥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每天究竟是在干些什么。

        在那段时间里哪里有年幼时抱着一本书翻来覆去的读,茶不思饭不想,一心记挂着自己的书,最后,因为翻阅的次数实在是太多,而书页散落的情况。但是好在在大二的时候,总算是领悟一点点,也算是迷途知返了。

        痴痴的望着渐渐升起的太阳,莫名的觉得一阵忧伤,白秦抬起右手放在眼睛上,遮挡太阳的光线,人总归还是害怕孤独的呢,尽管他自诩一直没心没肺的活着,但是又怎么可能真的做到没心没肺,人虽然是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离去的时候却不再是赤裸裸的,而是带着一身的牵挂,带着满心的念想。

        骏马疾驰,奔腾的马蹄声渐渐的靠近,让白秦渐渐地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不禁自嘲,现在想这些又有什么用,正如《不畏将来,不念过去》一书中所言,你留存的记忆越多,就意味着未来可以伤你的越多。你留存的记忆越完整,就越容易制造出一个思维的牢笼,困于其中,越陷越深。

        深深的呼出一口气,虽说他没有《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一般的通透与智慧,但是他也不想成为林妹妹一般多愁善感的人,尽管他很欣赏林妹妹,但是拥有那种抑郁质性格的人儿却也是只适合存在于书中,适合生活在象牙塔中。

        越发的将身子放松,软软的似乎是没有骨头一般的将身体依靠的草堆上。白秦心中想到,就这样在这里睡一觉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啊,以天为被,以地为庐。只是他可不敢躺在这里睡一觉,田野中,到处都是虫子,万一跑到自己身上。

        马蹄声渐近,随着声声长鸣,白秦听到马蹄声在自己的耳边停止,似乎是停下来了。接着一阵衣袂翻飞的声音,马上的人翻身下马。因为茅草堆的原因,白秦看不到骑马的那一行人,同样,那一行人亦是无法看到白秦。

        身后是干燥茅草堆,轻轻一动都会出声响。白秦静静地靠在茅草堆上面,僵直着身子,一动也不敢动。将呼吸放轻,心里胡思乱想着:万一那骑马的一行人是探子一类的,执行某种秘密任务,自己若是被发现了,小命还能留得住么?

        这边白秦在这里紧张兮兮,脑袋里有一搭没一搭的乱想。反观茅草堆的另一面,一行人风尘仆仆的从马上翻身而下。其中衣着最为考究的那个人将手中的缰绳交给旁边的人,自顾的朝着路边走去。

        “君欲于此处歇息?”一个奴仆打扮的人抱拳,向着那朝路边走去的人问道。

        点头,衣着考究的男子肆意的坐在地上,浑然不顾华贵的衣裳沾上泥土。坐下之后,看着沾染上泥土的衣摆,男子后知后觉的一笑,在秦国的这些时间,不自觉的就沾上了秦国人的习惯。再继续呆下去,可能自己就如同老秦人一般无二了。

        “君既已助赢异人归国,在秦国生根,为何此行复往赵国?”似乎是不解,一开始说话的那个人继续问道。看得出来这人在男子身边还是有些地位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这般的随意。

        坐在地上的男子轻笑,轻声说道:“朕之心,尔何知?”说罢,便不再出声,拿起腰间水囊,大口却丝毫不显粗鲁地饮水。普天之下,不知何人能知道自己心中伟略,也许自己那胆大包天的计划也就只能自己体会、自己知道了。嬴异人固然是奇货可居,但是“价值”却远远比不上“他”。

        注:(1)来:即小麦,又名麦,大麦名为牟。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种植,多见于黄河中下游。

        (2)黍,黄米也,多种植于高寒和干旱地区。菽,即大豆。芋,多用于备荒。粟,又名禾,即小米。

        (3)岭南:当时有言,安邑之枣,燕秦之栗,真定之梨,岭南荔枝,蜀汉江陵之橘。为各方特产。


  (https://www.biqukk.cc/48430_48430084/201725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