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难忘的小事 > 第7章 孤独的小孩上学前班

第7章 孤独的小孩上学前班


小孩七岁了,该是到了去学前班的年纪了。只是这个小孩跟别人不太一样,她是孤独的天使。

        因为小孩不出门,周围几家的小孩子,一共也不过五个。那个时候的小孩还不会玩,也不出门找别人家的小孩子玩,只是跟着爸爸学着背诵一些简单的诗,写数字还是小叔叔教的,小孩从拿笔开始就是左手,小叔叔说不要改了,却硬生生的被奶奶给打成了右手。奶奶说,用左手吃饭的人和右手吃饭的人会打架,现在想想,她只是不希望出现一个当时人们认为的那种异类吧。

        小孩每次都盼望着小叔叔来,因为只要小叔叔一到,真是能带来很多新奇的东西。比如说象棋。(可惜为什么多年后小孩对象棋的陌生就象从来没有下过呢?真的是难以解释,按理来说幼年的记忆会更深刻不容易忘记才是啊)

        小叔叔拿出装象棋的小盒子,把里面的纸模版铺在桌子上,再把象棋摆上,教着小孩下棋的口诀。小孩学的津津乐道,还不时的向小叔叔请教为什么要这样下。

        小孩还有三个姑姑,这姑姑不是亲姑姑,但是比亲姑姑待小孩还好。小孩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姑姑们一起玩。

        三个姑姑从小就带着小孩玩,带小孩去烫那个年代流行的卷,回来小孩美的被好些人夸赞。可这卷美是美,但也困扰了小孩,因为梳不开,小孩每每都是在妈妈的梳子下面哭成狗,后来妈妈一点一点把那些卷给减掉了才安静。

        姑姑还带着小孩去打耳洞,当时打耳洞可不是现在这样的器械,就是最古老的方法,用一根缝衣针在火上烧过消毒后,直接扎过耳朵。听起来象不象酷刑?可是小孩在未知的情况下,看了姑姑们那些漂亮的耳环,就跟着去受这酷刑了。用缝衣针的是二奶奶,我们那个沟里能说会道的人。但是手法嘛,哎,你看看小孩那俩不对称的耳洞就知道了。呵呵,纯人工,没法控制位置可能,反正是不对称,而且还肿了很久。唯一的消毒方式就是用高度的酒,每天清洗消毒。

        姑姑们还会给小孩买一些好吃的小黑枣吃,当时还挺贵的呢,好在姑姑们在城里上班,那时候姑姑们也是乌黑顺直的秀,踩着细的高跟鞋,真是漂亮。

        小孩的童年好象没有别人了,她没有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记忆,只有这些亲人们的记忆。所以小孩出去看别的小孩就不好意思,就扭扭捏捏的藏在大人的身后,因为外面的一切,小孩都是感觉陌生的。

        小孩上学前班了,全屯子里有六七个跟小孩一起。小孩因为孤独不合群,也不跟小朋友讲话,也不跟人玩,老师提问也不说话,只是独自一个人呆在一个角落里拿着树枝画圈圈。这样持续了一周的时间,学前班的班主任崔老师觉得不行,就找到小孩的妈妈,让小孩的妈妈给小孩领回家,这样子不适合在学校呆着。而且小孩是8月末出生,长得又小,老师就想说带回去再长大一点再来上学。

        后来妈妈带小孩回家,问她:为什么不回答老师的提问,为什么不跟别的小朋友玩啊?

        小孩说:妈妈,我不认识那些人呐。

        妈妈说:那里是学校,你的老师叫你的名字的时候你要象别的小朋友一样回答一声“到”。老师问你问题的时候,你也不要不好意思回答。妈妈问你:老师提的问题你是不会才不回答的吗?

        小孩有点生气:才不是呢,我会,可是我不想说。

        妈妈:不行哦,老师提问一定要回答哦,不论你会不会,都要站起来回答老师。知道了吗?

        小孩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之前没有人告诉她要这样跟外面的人交往。只是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说,出门见到邻居要问好,但好象就是没有跟小朋友和陌生人接触的经历。

        妈妈说:你要是再这样不合群不跟同学和老师讲话,崔老师就不希望你在今年这个班级了,她说你再长长,可能还要等一到两年才能去学校了。你愿意别的跟你一边大的小朋友都在学校上学,你在家里围着妈妈转吗?这样会不会落下很多东西啊?

        小孩想了半天:恩,会吧。

        妈妈:那如果你不想被落下,你就得跟小朋友一起玩,他们又不会吃人。你跟他们玩几回,慢慢的就熟悉了。你要不要试试看?实再不行咱就来家再呆一年吧。

        小孩:妈妈,我就是觉得很陌生,我不认识他们,我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什么啊。

        妈妈:你现在去学校不比从前在家了,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老师会教会你一些东西,比如写字啊,读书啊,搭积木啊,做手工啊,画画啊,唱歌啊....很多很多东西。难道你不想学吗?

        讲真,小孩的印象里除了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和一些会背不会写的诗以外,她没有见过积木,她没有画过画,她也没有做过手工唱过歌。

        感觉就是一个封闭空间里的小怪物。她对于妈妈说的唱歌画画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其实妈妈希望她能慢慢合群,不然就不知道这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了。

        妈妈:你不如再试试啊,老师问你就说,不要不好意思。小朋友找你玩你就玩,我们试几天好不好?要是不适应我们就来家吧。

        小孩:那好吧。

        小孩是那种在家说话呱呱的,在外沉默的娃子。就在家背的诗写的数字,妈妈认为她上学前班肯定没问题。只是没想到她的孤独是个如此猛烈棘手的问题。

        妈妈又把小孩送来幼儿园了,崔老师是位性格特别特别好的女老师,她找到小孩跟她聊天,教她怎么在学前班里生活。老师知道小孩孤僻不主动,所以就找了别的小朋友主动来找小孩聊天,这次小孩听了妈妈的话,没有一言不,是别人问她也回答。小朋友来牵她的小手拉她一起去玩滑梯她也不拒绝了。只是小孩从小恐高不敢,拉她的小朋友就先是示范了两次,第三次拉着小孩的手跟她一起滑了下来。小孩至今都很感激那个拉她小手的小女孩,她穿着条白色的公主裙子,头上被家里人盘的整整齐齐的盘辫,长得白白净净的,特别好看。

        也许是因为那个白衣小朋友,小孩开始喜欢跟这个小朋友一起玩。

        老师提问的时候,会先叫白衣小朋友先回答问题给小孩当榜样,之后再叫小孩,让小孩也照着样子去回答。

        班里有几个老师特别喜欢的小朋友,一个是长相俊俏喜欢穿红衣服的丽华,一个是那个白衣女孩叫明明。她们两个每次回答问题都是先举手,争相恐后的要回答。

        小孩从孤僻到适应还是需要时间,只是她熬过了一周,不象之前那样不敢接触人,于是崔老师决定先留下小孩。

        接下来是小孩真正开始适应的时期,老师提问的数字题,她也在心里默默的算,算出结果之后会在心里再次核实一下。起先是不敢主动举手,因为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等到丽华和明明都回答完那个数字并且跟自己想的一样的时候,她才认可自己是对的。再后来,小孩也会心算,并且现丽华她们说的答案不对的时候也想举手起来回答了。

        小孩当时就在想:我一定要战胜自己,我知道这个答案,我举手回答一次看看。想的同时那个心脏啊,紧张的跳的都快飞飞了。

        崔老师见小孩主动举手很是高兴,就叫了小孩的名字。小孩起来,脸都红到了脖子,说了答案,是正确的。崔老师很高兴,表扬了小孩。

        你知道,小孩子得到表扬甭提有多高兴了。小孩终于得到了学前班里的第一朵小红花,她羡慕了很久很久的别人都得到过好多次的小红花。

        小孩慢慢融入了学前班的生活,她不象从前般孤独了。她觉得自己在学前班有了象明明那样的朋友可以一起玩耍,可以依赖。她跟着明明学习搭积木,跟着明明学习唱歌,跟着明明学习跳舞。明明在小孩眼中真的是神一样的存在,她什么都会,学习还好,长得还漂亮,能歌又善舞的。这也许成了小孩的激励,小孩也慢慢的学起来,小孩从一个不肯说话非常不起眼的人,到后来能挤进前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连崔老师都是夸奖连连。越是得到夸奖,就越想进步,小孩子们都是这样吧。

        在崔老师和明明的帮助下,在妈妈的悉心教导下,小孩终于跨越了孤独的障碍,不是说她以后就不孤独了,而是她学会了跟人相处暂时忘记了孤独。

        如果孤独真的能够消失不见或者根本没有孤独,那该多好!

        小孩天生孤僻,一个小小的学前班就让她觉得有些压力。如果没有孤独,该有多好。

        (本章完)


  (https://www.biqukk.cc/45_45498/170611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