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诸国流窜记 > 第16章 丰城之内

第16章 丰城之内


在得到工作和推荐名额之后,石锋带着一家人向着丰城内部走去,等到了丰城城墙之下他们跟其他所有要进城的难民被拦了下来,在这里,他们将要就地洗澡,将身上的污秽去除,以免进入城市以后,将感染病传入其中。

        时隔两个月的时间,再一次被清水清洗着身体,这种感觉着实是又陌生又熟悉,可终究是让人欢喜的,等洗完澡之后,众人还被分到了一套衣服给他们,虽然是材质最差的粗麻衣,可这已经让他们喜笑开颜了。

        “荆南侯殿下不愧是有德之人啊,如此对待我们这些远涉千里的苦难人们,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石锋一家的周围有人感慨着说道,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周围所有人的共鸣,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受尽了周围诸侯们的白眼,每到一地便如老鼠一般人人喊打,而荆南侯却愿意接受他们,这让他们实在非常感动。

        石锋等人此时也是连连点头,可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波被标记为劣等人家的难民此时正被推上一辆辆的牛车,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丰城这座城市,而这些人,占据着整个难民队伍的三分之二左右,他们将会去往丰城铁矿山,在那里成为一名矿工,没日没夜的工作。

        真正能够在丰城中获得一份好工作的人,只有区区一万多人罢了,石锋一家很幸运能够位列其中,至于那些不能进入丰城之中的,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挖矿的人,那可比在城市里做奴隶还要来得辛苦,这些人抱持着去乡村生活的美好理想,殊不知他们要去的,乃是一个比现在生活稍微好那么一点的地狱罢了。

        从地狱爬出来还是地狱,光明永远遥不可及,真不知道等这些人知道真相的时候,又会是何等样的心情。

        而他们的心情,终究与石锋等人无关,走近城池之中,石锋等人不禁感叹丰城的俊伟,中央一条朱雀大道贯通南北,尽头便是荆南侯的宫廷,大道宽度约七十米左右,虽不及唐朝长安城的朱雀大道(宽155米),可对于他们这群根本就没有住过城市里的农村人来说,却是足够震惊了。

        此时正值正午,大道两旁各种旅店、商馆络绎不绝,来往行人数不胜数,其间还有几座寺庙、道社穿插其间,高耸的屋檐、精巧的佛塔将这座城市变得更为巍峨肃穆,石锋等人走在朱雀大道之上,两只眼睛根本看不过来其中的繁华,这座充斥着十万人口的城池,带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

        众人跟着吏员们向前走着,周围不少丰城的居民向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被众人注视着,这让难民们有些不习惯,长久的野外生活让他们的神经都有些过敏,看见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打招呼,而是哪个地方下手可以一击毙命,这种习惯在短时间内还是改不了的。

        到了这里,他们也将被分流到各处地方去,大部分人都跟着去了城边角的地方,他们大多都普通人家,所需的房屋数量甚多,而丰城显然短时间内没有那么多的房间分给他们,地倒是有不少,当初设计丰城的时候,为了保证丰城有充分的空间可以扩充人口,设计者在规划的时候是按照二十万的城池规模来规划的。

        而现如今整个丰城境内不过区区十万人口,想要多装下这一万多人自然是不成问题,只不过新建房屋无疑需要时间,所以他们都会被先安置到一个地方去,然后由官署给他们一笔低息的借贷让他们先搭建房子,等到工作以后再慢慢还,而石锋等人则是直接跟着剩下的官吏向着朱雀大街深处走去。

        此时在石锋等人的身边,除了他们自己之外,总共只有十二个人左右,大概分为三个家庭,石锋心里默算了一下等到他去排队的时候,前面已经走过了一万多个人,而等到他进入丰城的时候,难民们的排查已经到了两万人左右,在这两万人里,竟然只有四户人家十九个人获得了优等人家的身份,想到这里,石锋才明白,自己现在这个身份,到底有多么的特别和重要。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尚且困难,老弱妇孺又有谁还能记挂得住呢?莫说乱世,便是太平盛世,也照样有人抛家弃子,将年老的父母丢弃在外不管不问,乱世就更别说了,能在这样的世道还照顾好自己的亲人,着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两万人中能有四户家庭,不错了。

        当石锋和他的家人在打量着另外三户人家的时候,那三户人家的人此刻也正在打量着另外的三户人家,每个人的眼中都带着好奇,当然也有善意,他们这些人,都是在混乱的世道里还愿意保护自己家人的人,拥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也是颇为意气相合,只不过此时周围都是军士和吏员,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跟着官差们走。

        等走了大约十几分钟之后,他们终于离开了朱雀大道向着东边的小道拐去,此时的他们,大概处于朱雀大道的中间靠南的位置,在他们的前面和后面,依旧是居民区,不过此时他们的位置距离居民区前面的吏坊只差两个街区,在位置上可以说相当不错了。

        此时拐入小道,虽说是小道,可道路并不窄,左右两边大概有三十米左右的宽度,两边都是里坊的矮墙,墙高两米,墙上有瓦片,有效的遮蔽着众人的视线,每一个坊有四个门通向坊外,到晚上七点之后,所有的坊门便会落锁,等到次日五点才会再度开启,这便是宵禁制度,不过在坊内就没有什么行动限制了,众人跟着走,很快,第一户人家的住处就到了。

        “平春坊里还能住下一户四口人家,苏断,你们就住这儿吧。”吏员话音刚落,被叫了名字的人家便走了出来,十分恭敬的跟着吏员走入了坊内,四口之家的房子并不大,大概只有两间房屋左右,放到现在,也就四五十平米左右的空间,十分的狭窄,不过里面的东西倒还挺新的,所以一家人也很满意,走出来之后便从吏员的手中接过了墨刻笔,在房契和银契上签了字,这样一来,这间房屋便是他们的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苏断他们一家背上了这栋房子的债务,石锋偷偷看了一眼银契,那些字他不认识,可是基本的数字(繁体数字)他还是认识的,见上面写着五十两银子的借款,最后还款则是七十两银子,石锋心里不由吸了口气,这房子,可真贵啊。

        一般来说,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在这个时代大约就二两银子左右,这二两银子是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城市里的人收入虽然会多一点,可最多也就三两银子左右,石锋看着他们一家一男一女还有一个看上去挺大的孩子勉强算是劳动力,剩下的那个孩子则只有五六岁的样子,显然是不能赚钱养家的。

        也就说他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就九两银子左右,看上去挺多的,可这城市不比乡村,日常的开销自然是少不了的,即便是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得花掉五两的银子,一年下来,能存下四两银子就了不得了。

        而他们需要偿还的债款,则是七十两,要把这笔钱全部还清,得要十五年的时间,这还是在这户人家不出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若是这户人家在还钱的过程中,家里有人出了意外,那可就说不清了。

        看着这样的数字,石锋心里原本兴奋的情绪此时也不由得冷静了许多,不过还是十分兴奋的,毕竟还款总比露宿街头来得好,看着那户人家欢天喜地的住进新的家,石锋也非常为他们开心。

        众人继续向前走,便到了紧靠着平春坊的升平坊,那吏员拿出手中的簿子翻看了一下,对着他们剩下的三户人家说道:“这里还有一间屋子,容得下一家四口,你们两家,谁要住这儿?”

        这句话,便算是把石锋他们一家排除在外了,另外两家互相看了看,最后其中一家站了出来说道:“官爷,我们家吧。”那官爷看着他,又看了看另外一家,简短的说道:“你们什么意见?”

        “官爷,我们家没有意见,这屋子,就请他们住吧。”那另外一家的当家人是个十分年轻的男人,而跟着他的剩下三个人也十分的年轻,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还有两个则是小孩儿,石锋初步判断,这四个人应该是兄弟,父母已经在逃难的过程中死去了,这两个哥哥保护下了弟弟,且听这人说话,颇有些文气,不像他们这些人,一讲话便是满口的粗语,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这才得到了优等人家的待遇。

        “这位少年郎,我可跟你说,丰城可没那么多空余的房子,刚才那套给了苏家,现在这一套已经是最后一套买下就能住的房间了,剩下的房子,可就都是好几年没人住的荒坊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塌,可还得花钱去修呢,你们可得想清楚啊。”

        或许是见这年轻人不争不抢的样子很是欣赏,那官差难得说了那么长一串话,主要的意思便是这就是最后一间能够住的房子了,剩下的全是危房就别谦让了,通过这番话也能看得出来,这吏员显然更加重视这年轻人,只要他说要这房子,就必定是他的了。

        至于原因,没人知道,或许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在那张简介之中吧,谁知道呢。

        听到这番话,另一户人家立刻着急了起来,可是此时被那吏员旁边的军事冷眼相对,他们也着实不敢做出什么事情来,此时的他们已然没有了性命之忧,自然不用像在外面一般拼命厮杀,所以只能干着急而已,而此时年轻人旁边的那个年轻人也不由得有些意动,对着自己那个领头的人轻声说着什么,像是在劝他赶紧同意那官差的样子。

        最可怜的还是石锋他们一家人,甚至连争抢的机会都没有,就要被安排去破房子了,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双眼之中都有些无奈,看向那吏员,那吏员立刻开口说道:“你们别看我,七个人,除了空余的荒坊之外,哪都放不下你们,着实没办法,你们就将就着住吧。”

        (本章完)


  (https://www.biqukk.cc/44_44746/168553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