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崛起后周 > 第一百七十章 王洪的法子

第一百七十章 王洪的法子


王洪这番马屁拍得不可谓不漂亮,的确以赵光义如今的职位,和三位朝廷亲封的州刺史相比,还要差一大截。&1t;/p>

        而王洪偏偏却说不以职位论高低,只讲先来后到,这句话无异最得赵光义之心。高彦晖和刘楚信却是不知该如何接话,按理说他们和王洪是一个阵营的,可是如此肉麻的话二人暂时还说不出口。&1t;/p>

        况且!刚才高彦晖差点和赵光义闹翻了,而赵光义最引以为傲,在三个州刺史面前趾高气昂的最大依仗就是他那个身为禁军统领和殿前都检点的哥哥。也许此刻的赵光义还没有这个觉悟,他的一切权势都是来自他的哥哥。&1t;/p>

        “既然大家都认同我的身份,我想我们身为禁军一家人也没有好隐瞒的。”赵光义直点主题道:“前不久我大哥给我了一封信。”&1t;/p>

        果然!听赵光义提及了赵匡胤,在场没有一个人能淡定下去了,也许他们对于赵光义还有一丝不满,即使面上不敢轻易的表露出来,心中多少有些还是不服气。但赵匡胤却又不同,他不像赵光义,只是禁军的代表,而他是禁军之中实实在在的掌权者。&1t;/p>

        眼下高彦晖和刘楚信对赵光义多有不满,但也唯有隐忍,就是因为赵光义背后还站着一个赵匡胤,而赵匡胤手中又握着数十万禁军精锐。在柴荣驾崩之后,没有人敢忽视这么一股力量,甚至大周未来的走向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股力量。&1t;/p>

        对于众人的反应,赵光义还算比较满意,可能唯一令赵光义不满意的便是让众人畏惧的只是他的哥哥,而非他自己本人。&1t;/p>

        “信中如何说?”刘楚信却是比高彦晖稳重一些,小心翼翼的问道。赵光义不经意的看了刘楚信一眼,随口答道:“信中也没有交待别的什么,只是大哥觉得你们三人都是新加入禁军之中,也希望你们代为办成一些事,这也算是你们加入禁军的‘投名状’。”&1t;/p>

        闻过此言,刘楚信和高彦晖都对望了一眼,然后又看向王洪,王洪虽然早已经收到了消息,心中已是有了计较。可是王洪此时还是表现出一副茫然不知的神情,代刘楚信和高彦晖一起问道:“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我们三人初入禁军,未建尺寸之功,深感汗颜,如果赵将军觉得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但请吩咐。”&1t;/p>

        “就是!就是!”刘楚信和高彦晖也连忙在一旁附和道。赵光义心中多少有一丝不爽起来,刘楚信和高彦晖前鞠后躬的态度,却是让他心生出莫名的忌妒来。&1t;/p>

        “哼!”赵光义冷哼了一声,刘楚信和高彦晖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又有什么地方忍赵光不快,“此事说难不难,但说简单也不简单,不过三位久处边关,而且还是不久之前才从那边投过来,辽国那边你们应该也还有些联系吧?”&1t;/p>

        赵光义此言一出,刘楚信和高彦晖只听得冷汗直冒,特别是方得罪了赵光义的高彦晖,甚至有些赵光义故意说他和辽国之间还有联络,以此为由还整治自己。&1t;/p>

        “小将将军明言,我等对大周忠心耿耿,自我投入大周的那天起,便把自己当成了周臣看待,再说你我都汉家衣冠。昔日为辽国做事,却是身不由己,虽为伪官,可无时无刻不想着重回汉人王朝的怀抱……”&1t;/p>

        “我们的确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见得高彦晖给自己辩解起来,刘楚信担心事涉自己,也忍不住插了一句。&1t;/p>

        高彦晖说了一通,正觉得有些词不达意,而刘楚信所说“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言最得他心,连忙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般。二人说完之后,都是紧张看着赵光义,只盼着他给些反应才好,可是赵光义却是一脸如霜,看不出太多的表情。&1t;/p>

        “你们以前之事跟我没有太多的关系,你们只需记住一件事就成,我不想再重复第二遍。”赵光义说完,脸上已有不耐之意,高彦晖和刘楚信点头听着,“你们现在是我禁军之人,只为我禁军办事。你们先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还有就是明白你们的所办之事是否对我禁军有利。&1t;/p>

        “你们只要知道这两条就成了。”高彦晖和刘楚信虽然听得明白,可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面前自己连番表的忠心有什么不对。&1t;/p>

        “但请两位赵将军吩咐,但有所嘱,我等定当全力以赴。”王洪对于赵家兄弟的打算,心中跟明镜似的,他也比高彦晖和刘楚信聪明得多,直接开口如此道。王洪自然知道高彦晖和刘楚信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他们的问题便在于忠心表错了地方。&1t;/p>

        因为赵匡胤和赵光义欲所行之事,乃谋逆大举,  而高彦晖和刘楚信却一个劲儿的向大周表达忠心,不引起赵光义的反感才怪。&1t;/p>

        赵光义向王洪投去了一个颇为赞赏的眼神,赵光义对王洪的欣赏不是没有道理,至少有些话赵光义不用明白的说出来,王洪便能尽能领会。对于这一点,赵光义确实觉得王洪比起刘楚信和高彦晖不知强了多少倍。&1t;/p>

        “你们有没有办法,在近期之内让辽国动对我们大周的攻势?”赵光义此言一出,高彦晖和刘楚信就蒙了。&1t;/p>

        王洪却是沉吟道:“这事有些难度,辽国为和我们争取‘燕云十六州’,前不久才跟我们打了一仗。这一仗看似不分胜负,却是谁都没有讨得好去。我们虽然收回了三州两关,但将士的折损却是在辽国之上,最难让人接受的一点,却是我们皇帝也在这战中差点儿被俘,尽管最后脱险,但回京不久便病逝了。&1t;/p>

        “可是对辽国来说,也未必能强到哪里去?需知耶律璟这次派出的人马除了少部份‘皮室军’,大多数都是从各部落之抽调而来的。&1t;/p>

        “这次他们折损了也是不小,即便是耶律璟的‘皮室军’也并非全身而退。所以!如果再有战事,想来草原各部定然会有怨言,而耶律璟的想法也很重要,若是要再牺牲他的‘皮室’精锐,想来他定是不肯……”&1t;/p>

        “这么说就是没有办法喽?”闻王洪说到这里,虽然王洪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但赵光义更看中结果,眉头一皱,赵光久不悦打断道。&1t;/p>

        王洪依旧是一幅不亢不卑的态度,从容的回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关键还是看大赵将军和小赵将军是谁把战事进行到哪一步。若说像上次一般,到国与国之间交战的地步,自然是难上加难,不过!只是小规模的战役却又另说。”&1t;/p>

        “此话何解?”赵光义连忙问道。&1t;/p>

        “也许促使辽国皇帝出兵,的确是很有些难度,甚至是不太可能,但怂勇辽国小部族出兵,却是还是有可能的。”王洪淡淡的说道。赵光义却是被勾起了兴趣,见王洪停了下来,又吩咐道:“继续说下去。”&1t;/p>

        王洪点了点头,道:“我久在辽国中任伪官,却是清楚辽国并非铁板一块,虽然辽国掌权的契丹一族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依旧有一些小部落游离在外,尽管名义上归辽国统属,但他们未必会尽听辽国的话。&1t;/p>

        “因为他们平常受辽国欺压,由于部族弱小,在辽国之中没有什么话语权,甚至被契丹欺压,但为了部落生计,每年再春、秋两季,都会到我大周边境打秋风。如果小赵将军要的只是小规模的战役,那么就可以在他们身上想办法。”&1t;/p>

        听过王洪之言,赵光义却沉默了起来,他也有些吃不准赵匡胤想要弄出多大的动静,欲走到哪一步。&1t;/p>

        但这时再派人跟赵匡胤请示,只怕时间又来不及了。赵光义把目光投向了亲收两个幕僚,程羽最先开口道:“其实二将军不必太过自扰,大将军在信中所言只是要我们这边传出辽国袭边的消息便成。”&1t;/p>

        贾琰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如果我们边一传出消息,只不过不了多久,另外一边只怕会传出北汉将有动静。”&1t;/p>

        赵光义先是一楞,继而明白过来,放声大笑了起来。直到此刻,便是高彦晖和刘楚信反应再迟钝,又岂会不知赵匡胤和赵光义将行之事会如何?二人皆是脸色大变,好在赵光义此刻的注意力没有在他们身上。&1t;/p>

        王洪却是暗中碰了碰二人,高彦晖和刘楚信皆是不解看向王洪,王洪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二人不必多说什么,只需静观便可。&1t;/p>

        高彦晖和刘楚信都低下了头,不再多言。“既是如此的话,说不定王刺史所言之事却是有用,只是该如何联络这打秋风的草原部族?”笑过之后,赵光义似乎心情不错,又重新把目光落到了王洪身上,似乎希望他有进一步的行动。&1t;/p>

        “如果小赵将军只是要这样的消息,我觉得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法子,这个法子不会让小赵将军破费一丝一毫。&1t;/p>

        “需知草原之上部落皆是重利之人,  尤其是这些游离在外的小部落,有此机会他们定然会狮子大开口,说不得会狠狠的宰上我们一刀,草原之上管这叫作‘宰肥羊’。”听王洪说得有趣,赵光义又笑将了起来。&1t;/p>

        “有意思!还是说说你的法子。”赵光义道。&1t;/p>


  (https://www.biqukk.cc/43_43006/163298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