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崛起后周 > 第九十六章 赵匡胤临阵传技

第九十六章 赵匡胤临阵传技


柴宗训心中清楚,赵匡胤盘龙棍这饱含怒火的一击绝对不弱于先前“狼牙血骑”那些生番的狼牙棒一击。&1t;/p>

        况且!那些生番的一击全是靠的蛮力,而赵匡胤这一击却是外力内放,柴宗训修习赤《先天无极图》再清楚不过,那个射雕手在赵匡胤这一击之下,不禁脑袋被敲碎了,便是全身骨骼只怕也会碎掉。&1t;/p>

        这就是外力内放的效果,便见赵匡胤如飞大鸟般在慌乱的辽人之间转移挪腾,每一次出手必然会带走一个射雕手的性命。&1t;/p>

        有好几个反应过来射雕手打算在赵匡胤在半空无处全借力之时对他起突袭,便赵匡胤手中盘龙棍就向长了眼睛般,就是身在半空,也并不是全无反抗之力。那几个偷袭的射雕手无一例外的被赵匡胤一一送上了黄泉这路。&1t;/p>

        瞧得赵匡胤这般威势,大约还剩下十多射雕手,哪里还敢找赵匡胤的麻烦?赵匡胤不找他们的麻烦就好了。&1t;/p>

        或混迹于人群之中偷偷转变方位,或悄悄溜走,赵匡胤见自己记忆中好几射雕手又已不在原来的位置,只得作罢。盘龙棍扫到一片辽人,借力重新回到自己马背之上,放声长啸不绝,似乎出了心中恶气般。&1t;/p>

        “多谢太子施以援手。”赵匡胤倒也清楚是柴宗训和呼延瓒的鞭炮救了他,他原先还在为二人担心,可谁又想得到到头来相救自己的反倒是二人,如今想来有些好笑。&1t;/p>

        “不知道陛下如今……”想到柴荣安危,赵匡胤也顾不得在客气,又连忙问道。“已经救出来了!”柴宗训看了看周围聚拢得越来越多的辽兵,“只是如今辽人越来越多,而且我们的鞭炮已经没什么用了,只怕接下来要借助住赵检点之力了?”&1t;/p>

        “这样一来我就放心。”赵匡胤长长的松了口,仿佛放下心中大石一般,“请太子殿下和陛下且跟在我身后,有赵匡胤在,定能护得你们周全。”&1t;/p>

        赵匡胤此言充满豪气,更让人产生一种舍我其谁的错觉。见识过赵匡胤的武艺,柴宗训自然明白赵匡胤有这样的实力。见识过赵匡胤的内力似乎可以转化为外力,再外力内放,柴宗训对于自己体内的内家真气有了更清醒的认识。&1t;/p>

        “那就劳烦赵检点了,甲九你保护好我父皇,我和呼延瓒在身后为将军掠阵。”听过柴宗训此言,赵匡胤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呼延瓒的武艺他是见识过的。可他却从来没见过柴宗训出手,虽然也知道呼延瓒进宫之后当柴宗训武艺陪练已有数月,但也不相信短短数月的功夫,柴宗训又能练出个什么名堂来。&1t;/p>

        有赵匡胤这个生力军加入,这百余人的队伍立刻变得野蛮了起来,原先还能依靠鞭炮来开路,而如今有赵匡胤打头,全然变成一台推土机般。&1t;/p>

        赵匡胤的盘龙棍只要一扫而去,定然会有一片辽兵倒下。一条盘龙棍在赵匡胤手中用得出神入化,倏之在前,忽之在后。辽军之中虽然也不乏勇猛之士,但赵匡胤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切入点,做到避实击虚。&1t;/p>

        有时候只是看似轻轻的一点,就微风指拂过一般,却是能让身高体壮的辽兵一头栽下马,倒地不起。&1t;/p>

        而又有的时候,像大浪淘沙,惊涛拍岸般。盘龙棍带起阵阵呼啸之声,似如千军万马奔腾不已般,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参将上来的辽兵,还没有靠近赵匡胤,便为之夺了气势,心中生出无力抵抗之感。&1t;/p>

        至于身后的柴宗训和呼延瓒皆看心旷神怡间,似乎二人想要帮忙,却不知道从何着手了,所以只能这么看下去。&1t;/p>

        “赵检点!你的武艺当真是天下无双,不知你是怎么练成的?”跟在赵匡胤身后呼延瓒忍不住赞了一句,其实柴宗训也想了解更多关于赵匡胤武艺的秘密。赵匡胤回头看了呼延瓒一眼,笑了起来,似乎觉得他是一棵好苗子。&1t;/p>

        “习武自然当靠勤奋,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当然除去勤奋之外,个人的天资和机遇也是缺一不可。&1t;/p>

        “至于我身上的机遇不说也罢!呼延瓒!你且看清楚我这一棍了,心随意到,棍随手转,战场之上,你的武器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赵匡胤这番话在呼延瓒听来有些似懂非懂,而对柴宗训来说,却是有豁然开朗之感。&1t;/p>

        最初他与呼延瓒一起练兵比武的时候,他能从呼延瓒手腕转动的方向或肩膀的动作来判断呼延瓒出手的方向,当时他就在想人的身体和武器之间是不是藏着什么秘密。虽然想了半天,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1t;/p>

        可今天听赵匡胤“武器就是身体一部分”之言,柴宗训却是完全了明白了过来。&1t;/p>

        柴宗训为了证明赵匡胤之言和自己的猜测,他却是没盯着赵匡胤看,却是把注意力放将在一个准备对赵匡胤出手的辽兵身上。&1t;/p>

        “辽兵弯刀横砍,但手腕却呈下劈之势,如此看来他是打算改砍为劈了。”果然!不出柴宗训所料,而赵匡胤递出的盘龙棍改下压为上撩,柴宗训心中一动,知道赵匡胤亦是看出对方的虚实来。&1t;/p>

        不过想到先前的那一番话就是赵匡胤说的,他能看将出来自然不是什么奇事,反而是自己太过大惊小怪了。&1t;/p>

        “而战场之上,最重气势,你再看这一棍。”赵匡胤又是一棍扫出,棍还未到已闻得一片啸声,又哭又诉,不绝如缕。那声音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呼叫,又似九幽深冥之间传出的呐喊,叫人望而生畏,未战先怯。&1t;/p>

        柴宗训终于明白为何赵匡胤能纵横沙场,屡挫强敌了。常言道: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而赵匡胤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每一棍皆蕴含千均之势,先怯其意,再夺其志,让敌未斗先寒。&1t;/p>

        “其势如长江之水,连绵不断;又可如泰山压顶,力逾千均;再好比秋风扫落叶之势,吹枯拉朽,一尘不染。”&1t;/p>

        赵匡胤先后点出三棍,第一棍如其势不绝,其意似阴雨绵绵,连月不断,江水滔滔,涨而不止;第二棍仿若天外飞下一块巨石,屹立孤峰绝顶之间,楞角相对,悬于悬崖峭壁之巅,悬之又悬,险之又险;第三棍却像平地里刮直一阵旋风,或回或旋,吹起满地落叶,满天落叶随风浮沉,旋风过后,仿佛吹去一切腐朽般,一切重归于寂静。&1t;/p>

        柴宗训默默的体会着这三棍之意,这三棍可以说是赵匡胤毕生武艺精髓,呼延瓒虽然能体会到一些,但更多更是在看热闹。&1t;/p>

        赵匡胤自然也不求呼延瓒能一下能领悟到三棍的至理,只想他能学多少就是多少,临阵传技也不过是他兴之所至矣。因为赵匡胤修习过内家功法,自幼天赋异禀,又有一番非常机遇,可以说百年未必能遇到一次。&1t;/p>

        但是赵匡胤只怕连做梦都想不到,在现场之中居然有一个人跟他一样也是修习过内家功法,所学还是道家无上典藉——《先天无极图》。而柴宗训虽然在遇呼延瓒之前从未学过任何武技,可阴差阳错之下却是现了呼延瓒出手的秘密。&1t;/p>

        这一点可以说和赵匡胤在战场之中磨练出来的武技一脉相传,而如今柴宗训目睹赵匡胤盘龙三棍之后,更是有茅塞顿开之感。&1t;/p>

        赵匡胤也是后来临死之才知道自己无意之中教出了柴宗训这么一个可以继承他衣钵的徒弟,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皆是注定。&1t;/p>

        “看清楚了吗?能记住多少就看你的天赋了。”赵匡胤又祭出一棍之后,扫了一眼全场,但见围将上来的人越来越多,数之不完,杀之不尽。&1t;/p>


  (https://www.biqukk.cc/43_43006/163297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