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天下我为峰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长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长


举世硝烟、遍地烽火。

        这两句话形象的形容了东陵王朝此时的状态。

        谁都想象不出,千年王朝到底能积蓄多少仇怨。那就仿佛是被堵塞了的火山,只要有一个宣泄口出现,无论大小,都会喷泄而出,想止都止不住。

        有雄心勃勃的世家豪门,有被逼进入山林的绿林好汉,有不甘寂寞的野心家,有与东陵大帝刘良争夺天下失败后千年都不认输的亡国后裔,更有多少代一直蠢蠢欲动只是没有机会爆的九州藩王。

        苦行道这一次行动就像是一支香烛,不小心点燃了炸药桶。

        ‘嗵’的一声。

        整座山林,整个世界都被炸得四分五裂。

        当然,爆炸不会瞬间生,它还需要一段时间酝酿。

        但,即使是酝酿也不是一点苗头都没有。至少,明眼人眼里还是能看到好多东西。

        明明不是灾年,平明百姓的生活却比往年艰难了许多。

        地里产的粮食卖不上价格,生活离不开的吃穿用住却一点一点上涨着,价格逐渐的攀上了天。

        初时也许以为,这是暂时的,后期却现,一切用度只有涨没有跌。到了后来,更是到了没有普的地步。

        “这不是奸商的力度,是有人在囤积!为什么呢?”

        聪明的人看出苗头不对,但是又没有办法,因为这股力量大到了极点,任何一个敢于插手的人都会在瞬间被碾压成渣。

        一年,两年过去了,事情还在继续展,看不出一点转变的样子。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知道,这就像脓包一眼,任何药都不见一点效果,只有被动的等它出头。

        出头,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大灾之年,就是机遇。

        一切势力都在冷眼旁观,只等大灾之年的到来。

        到那个时候,一切预谋一切变化都会出现。

        而在这之前所有绸缪都在默默的进行着。

        老鼠一样隐匿在山林里的绿林好汉走出山林。

        很多在大山外环绕的县城,主权在悄然间换了个模样,很多陌生人占据在实权位置。

        一些让人理解不了的变化悄然生着。

        中州在世界之中心,可环绕在它外面的八州却将守护偷偷调走。

        苦行道也好,鬼窟也罢,甚至是隐匿在绿林中的好汉都悄无声息的渗入进去。

        这些变化,普通人无法知道,六扇门和神机侯府却清晰的感觉到了。

        无形的压力瞬间落在他们头顶。

        八州已乱,遍布天下的六扇门即使势力滔天,也压制不住事态的演变。只能无奈的跟神机侯府配合,将势力收缩,收缩,再收缩。

        这时,事态变得非常玄妙,一切势力都在沉默着,一切变化都在酝酿着,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机会。

        或是天灾降临,或是蛮荒攻进内6。

        天灾地祸不由人,只能等。

        至于蛮荒,可以谋划,甚至引蛮荒入侵都可以。可帮助蛮荒入侵,进而攻入东陵王朝内6。想想,还是没有问题的,但真做的话,却没有人敢。

        因为蛮荒即使三十六国全部侵入东陵,也不过是疥癣之疾。

        苦的、遭罪的只是平民百姓。

        世家豪门,随便挥挥手,就能将蛮荒扫荡一空。

        其后,真正帮助蛮荒的势力,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被所有势力用大义的名义将他们一口吞到,连渣滓都剩不下。

        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热闹的只有中州,以及面临外寇入侵的烈州、古州、岩州。

        烈州,曾经面临着乌烈国的威胁,千年前就把一切攻防布置妥当。

        即使千年过去,当年的布置早就荒芜成渣,但终究实力在那里。

        任何事情,只要有实力,怕的是没有,而不是荒芜。

        因为只要有防备,有办法,即使再荒芜的东西,想要恢复不过是时间而已。

        所以,烈州熬过初期的慌乱,其后再无忧虑。

        至于岩州,因为地理的原因,暂时还看不出什么。

        岩州,望文思意可以知道,这里山多、石多、土地贫瘠,甚至到了与蛮荒接壤的地方更是荒芜成沙漠,几乎让人无法生存。

        闹得整个岩州,除了汉中王所在的汉中府外竟然没有多少繁华之地。甚至,汉中王的名号都是因为汉中府所得。

        靖州、朔方州算是岩州最繁华的州府,可仔细研究下就会现,他们繁华竟然是因为毗邻古州,地理位置好。

        可,就是这么贫瘠的岩州,却是九州中最乱的州。

        因为他们不仅有南禺外族入侵,还有一个侵入水州随时准备反攻的齐王内乱。

        当然,无论是外族入侵还是齐王内乱,此时对岩州还是以后的事情,暂时的还动摇不了岩州汉中王的权柄。

        真正让全天下聚焦的,还是古州的桐城关。

        桐城关很重要,因为鬼车国南侵的步伐被张禀卡在龙尾山,西行之路又被沙漠阻挡,毕竟这里不像岩州,没有秘道可供他们行走。

        至于东行,唯一要道就是桐城关。

        桐城关是天下雄关,屹立在天涯山脉最后最后,接近于无的尾部。

        它因为建在两座山峰之间,所以是城又是关,是古州进入岩州的东大门。

        早年,也就是千年前,桐城关是绥陵重军把守的军事要塞,千年后因为多年未曾有战争出现,已经从军事要塞转变为经济大城。

        军事要塞转为经济大城,从对国家的重要性来说,衰弱许多,但这种变化谁都说不上是好,还是坏。

        但至少,任何一个人拿着桐城关千年前和千年后的地图来比较,都不会认为,这是同一座城。

        因为,千年前,桐城关仅是卡在两山之间的要塞。

        现在却不然,因为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当年的桐城关只能算是内城。

        在内城之外他不但多了向东向西两道外城,更在西侧向南向北多了两座卫城。

        桐城关早年以为护卫的是古州,所以即使卡在两山之间,也是偏向东,在两山五分之四的地方,靠近岩州建城的。

        此时,向西的部分,略略顶出两山尽头,黄鹏岳让背嵬军进驻的西大营就在这部分。

        向东部分,本身就贴近东侧尽头部位,稍加扩展就是广阔的山外平原。

        土地,可以使劲的占用。

        所以向外伸延,向南向北探出两个不小的卫城。

        这样一来,桐城关的形状就是一个大写的工字形,区别仅是东侧大点西侧小点。

        原来的矮山坡大营,现在鬼窟大营,攻击的穆丰亲自驻守的南城墙,其实就是工字形偏南的卫城。

        就桐城关而言,城池巨大常驻人口海量。

        又因为有军事要塞的功能,是绥陵第一关,也是古州五大名关第二位,驻军过很多大城。

        经济大城,必然有越普通城市的待遇。

        不说别的事情,至少常驻此地的世家等级就比其他地方高级。

        一个太玄境的秦家家主,一个太玄境的尤家家主就很能说明问题。

        平日里看不出太多,当此战争时期,黄鹏岳没感觉什么,但当荀洛住进城守府,他把权利下放给穆丰之后,穆丰一纸调令让很多人都呆了。

        不能说是呆,应该说是呆愕。

        此间,包括黄鹏岳,也包括荀洛。

        “令,桐城关进入战时警备期,所有世家、豪门,自家主起始,至客卿、部曲止无条件调入背嵬军,其余人等,有人出人,有兵出兵,有力出力。”

        一纸调令,将背嵬军扩充几十倍,达到十万人,也让桐城关兵马达到二十万之巨。

        “世家、豪门,势力、实力竟然如此骇人听闻...”

        瞬间,所有知道此事的人,尽皆感到胆寒。

        一个桐城关,隐匿的实力都能达到十万人之巨,其他城市呢?

        要知道,桐城关在整个东陵尚且排不上百位。

        前百的城市又会如此呢?

        黄鹏岳,甚至知道此事的张禀、平阳侯,乃至汝阴王在这个时候才把穆丰这个名字深刻的记在心中。

        恐怕,穆丰都没想到。

        他为阳州,为古州做了这么多事没让这些大人物记住,却因为这个事情让人牢记心中。

        大人物的思维与普通人就是不一样。

        穆丰若是知道,他是感觉大人物思考问题是本末倒置呢,还是啼笑皆非呢?

        他不会知道,但至少他知道一点,此时在桐城关,背嵬军的兵力已然过桐城关守卫军。

        虽然,背嵬军兵力越卫军,但只要他不想造反的话,一切还都是泡影。

        因为背嵬军是乡勇,即使是受张禀特令成军,即使是被纳于他直属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也改变不了他乡勇的身份。

        乡勇,战时特例成军,战后受令解散。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桐城关面临外寇内匪围困时,穆丰一纸号令,各大世家、豪门才纷纷派遣部曲加入背嵬军。

        如果换成正规军调令下来,连着百分之一的人恐怕都招募不到。

        而后的战况展,让各大豪门世家拍手称叹,多亏招募人是穆丰,多亏他们应召入伍。

        因为穆丰并未将他们当作炮灰使用,而是真心调配,多方轮战,一次次战斗下去,世家部曲飞成长着。

        尤其是最后一年,豪门世家部曲几乎成长到不弱于当世任何一个名将铁军之下,成为让鬼车、南禺、鬼窟三军之梦魇。


  (https://www.biqukk.cc/42_42247/160831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