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破茧 > 第18章 一缕光

第18章 一缕光


回漫樱,如依继续单枪匹马。

        傍晚,春风拂面。如依背着装有货物的黑色塑料袋走在拥挤的街道,凉风吹乱了她的长发。莫名地伤感汹涌而来。风里好像有许许多多年少时忧郁的故事。如依浮想联翩却说不出所以然。她已经很久不多愁善感了。她无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肩膀,以此感受自己的存在。然而胸腔里那颗心空荡荡的,即没有寒冷也没有温暖。也没有能令她的心脏起伏跳动的人。

        她惆怅地怀念着什么,站在拥挤的人群中。她多希望像从前那样,心里有让她隐隐约约牵挂的人。这样,她那点本就微弱的思想与灵魂便不至于被现实麻痹。总之,那拂面的清风呼唤她再次感受朦胧的甜蜜爱恋。不是和子辰的。不是。她也不知道内心究竟怎么了。

        子辰好像从她心底里消失了。即使他日夜在如依身边。如依渐渐对子辰没有了深沉的依赖,当她在战场上独挡一面许久后。她日日忙碌,日日水深火热,没有换来子辰对她言行上的安慰。子辰似乎觉得如依挺容易的,在他眼里,她只是拿拿货、打打包,钱就来了。

        她无数次期望子辰伸出援助之手,期望他学做电商,不然拿拿货或者做做饭也行啊。但子辰不愿意插手如依的事。没有帮衬的如依是爆裂、焦虑的。她所有的耐心都给了顾客,这样,她对丈夫和孩子骂骂咧咧变成了常事。这样的如依,子辰不想靠近。做丈夫的无法放下作为男人的尊严去包容、去理解焦头烂额的妻子。

        感情在日渐消退,彼此却不自知。人人都似乎在这样过日子,有什么关系呢。但如依的心渐渐有了缺失,对丈夫长久以来的失望聚合成的缺失。这份缺失怂恿身心疲惫的如依向外张望。向外寻找慰籍。偶尔,她和市场上语气温和的男子絮叨多余的话语时,她并未想过这无意识的举动意味着什么。

        这个情人节,子辰送如依玫瑰花了。

        如依快乐的接受子辰送的红色玫瑰。她把花放在电脑后的装饰瓶里,把干枯的满天星用透明胶粘在墙壁上。她想告诉所有人子辰送她花了。她发朋友圈,亲人朋友羡慕地点赞。情人节的玫瑰满足了如依的虚荣心。她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值得爱的。要知道,如依初来星光小区的那年情人节,那晚,她和子辰在湖心公园散步,小姑娘在吆喝,“哥哥,卖支花送给你女朋友吧,今天是情人节……”如依用期待的眼神望子辰,她甚至用言语恳请子辰买花,子辰拒绝了。子辰说花买回就枯萎了,还不如买点东西吃。如依说花很浪漫,子辰就是不买。

        那朵玫瑰只需十元。

        从此以后,如依不再伸手找子辰要花。从此以后,如依把心里的浪漫情怀藏得深深的。

        这个情人节,子辰终于送她花了。大概子辰觉得她有点值了。

        如依不时照照墙壁上破旧的镜子。她发现腰部的赘肉和脸上的庸俗越发顽劣。她自卑极了,她想改变。但是这两年她太忙、太累,而食物是唯一的慰籍。她的内心是多么冲突啊,一边想改变,一边用食物填补那份缺失。

        有时子辰的朋友带他们的女人过来聚餐时,如依就更自卑。那几个女人化精致的妆容,穿闪亮的高跟鞋,时尚衣服套着苗条身材,看起来出众极了!如依和她们说话时毫无底气。她有钱买漂亮衣服,但身材臃肿使其穿任何衣服都没样子。她以为她苗条了,就会自信。

        最近是服装淡季,如依有些清闲。夜晚无事时,她就躺床上玩手机,翻看微博。这夜,她翻到了作家阿妮。阿妮微博上简短的话语像暗夜中的星火,是那样契合如依茫茫然的心。她不厌其烦地逐条阅读,那些字句道出了如依的困惑——她不曾想过却存在的困惑。阿妮手提灯火照亮她黑幽幽的内心世界。在此之前很多个日夜里,可以说她放弃写日记的那天起,她就没有认真看过她的内心。

        是的,那里锈迹斑斑很久了。

        读阿妮简洁真诚的文字时,如依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静,即使那平静在退出微博时就消失了。但平静的感觉有过就不会忘记。是,一得即永得。这感觉很好。这感觉让她空荡荡的心有了着落。

        事隔七年,阿妮改了笔名。改了笔名的阿妮,文字依旧美但不再黑暗。年少,在北市图书馆读那些黑暗抑郁的文字带给了如依慰籍。如今阿妮焕然一新的文风,依然契合她的心。仿佛阿妮是如依人生路上的指路灯,在如依因缺失而张望的心里这明灯就出现了。

        无事时,如依就打开微博读读阿妮的生活感悟,读她给读者的解惑。那许许多多心情也是我一路上的心情呢,她想。安说要读书,要反省。于是,如依第一次想到了买书。

        如依黑暗的小房间衣柜里有本布满灰尘的《读者》,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也许是前房东留下的。如依翻开了它。书里通熟易懂的文字、各种类型的文章,深深吸引她。她开始时不时读上两页。

        不久后,她想到了可以网络购书。最初如依并不那么大方,她觉得书很贵,读了就没用了。几番犹豫后,她订了《读者合订本》。再就是阿妮的书。她在合订本里读到有作家介绍老子的《道德经》。书里说《道德经》是智慧之书,说老子是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如依很想知道智慧是什么。很好奇老子是何许人也。于是,她买了《道德经》《论语》。折扣价。

        最近,发完货的如依就躲在逼仄的、并不明亮的房间里看《道德经》。书里的内容看起来都是些大道理,但是配有相对应的故事就通熟易懂了,如依竟是喜欢看的。她不怎么看原文,觉得原文太深奥了。她就瞟下原文再看翻译,接着看故事。

        不得了!她发现通俗故事人物有何命运和结局竟跟那些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有莫大关系。而老子言简意赅的文字有如魔法般道出那些人为何会有这样、那样的命运。如依在房间里慢慢踱步,似乎思索着什么。有一个瞬间,她发现眼前的世界变了。她有点害怕!那种摧毁内心世界观的东西冰凉而滚烫,她感到不适应。

        她读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就想到了电闪雷鸣。是啊,闪电和暴雨虽然猛烈确实不能持久!这使她想到自己爆裂的脾气,想到再爆裂最后还是会平息。她突然觉得发脾气是极愚蠢的事。除了把自己折腾得够累,最后呢,还是要继续生活。她想。

        曾经她一直以为,一个道理只适用于一个事情,就说上面那个疾风骤雨,以前,她也知道疾风骤雨,但也就止于看疾风骤雨,她绝不会想到疾风骤雨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不会想到疾风骤雨是宇宙规律,是作用于万事万物的。

        现在她通过书里各种各样的故事眼界突然扩散了点,她看见了“急”带来的损坏无处不在,如车子开太快会出车祸,饭吃太快会呛死,人突然急躁容易坏事……这使她豁然开朗:原来这是自然规律,原来这适用于所有。她读福祸相依,读到相对应的诸多历史故事,那些故事里的人就像“塞翁失马”,腿断了不一定是祸……

        如依就突然觉得自己的处境不算是坏的。她混沌的心里终于有点光亮了。

        如依即害怕也好奇,她想继续探索。她开始有意识的观察身边的人事,她微妙地感到眼前的人与事不再是从前的样子。其实还是那些样子,只是她看事物的角度有了变化。她稍微察觉到了书里所说的中庸状态。她就眼前的现象将思绪飘得很远:是啊,天空不会一直下雨,也不会一直出太阳,而是两者交替进行,还有白天黑夜也是交替进行,还有太阳每天升起落下,四季的交替……人们都是睡睡觉,做做事,喝水如厕……

        所有的所有都在交替进行,以保持中庸。“中庸多好啊,”她惊讶地想,“是中庸让眼前万事万物和谐共处,车开快不好,开太慢不好,人吃太多不好,吃太少也不好,太胖不好,太瘦也不好,水装太满也不好……对,都不能过度。”

        ……

        那段时间,如依思绪太多。她略略窥见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某些规律。她隐约觉得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感到遵循这些规律可能会活得轻松些。她很想告诉子辰或者如云自己发现的东西,但她不知如何说出口。她特别想说,特别想分享,她害怕这清凉而滚烫的东西灼伤自己。然而她张嘴时,发现脱口而出不过是人们都会的大道理。没有人需要道理,她想。

        直至道理变成真正的经验。后来,她在某本书里读到的话。她终明白,谈论大堆道理的人可能是空想家,没谈论的人可能见过真正的月亮。她不再想掏出心里那些一知半解的东西了。她默默揣这新的认知,摇摇晃晃地前行着。

        就在如依思绪很多、发现很多时,鱼儿放暑假了。如依每天要拿货发货,她无法带鱼儿回老家。店里生意一般,子辰就带鱼儿回老家休暑几日。如依只能独自待门店。她白天忙,心情还算平静,夜晚就困难了。夜晚,关上灯的房间漆黑一片,她心里那些新的东西就蠢蠢欲动,她想象眼前种种事物在看不见的变化着……

        这些新的时刻,她多希望有人与她感同身受啊!这会让她接受新的东西时不至于惶惑。但她的世界太小,太小。

        那五个夜晚,如依开着灯直到天明。

        渐渐的,如依坦然了。毕竟真理不是魔咒。后来她读叔本华才知道,颠覆的世界观之所以滚烫只因是她的直观感受。而这无法被分享。分享时就成了生硬道理。若要深刻,只能自己去发现、体验。

        如依在悄悄变化。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读了什么书,内心经历些什么。“我所想的、所见的都对吗?于我是否有用?我会因此而改变吗?爆裂的脾气、没完没了的抱怨会因此消失吗……”她忐忑地想。

        她观察自己。两天,三天,五天……十天……

        对,很久了。如依很久没发脾气了。她对子辰和鱼儿的态度有所变化,她不再张口就凶巴巴。而是多了点温柔,多了点耐心。这心甘情愿的内心变化令她惊讶。

        她把《道德经》捧在手里,每天读一点。读读想想。渐渐地,她学会了分享,也喜欢拍照记录生活了。她读阿妮的文字和《道德经》,读到极喜欢的部分就划线、拍照,分享至动态。

        新年将近。如依对电商愈发厌倦。她的精力从拾起书本就开始分散。这样,她更累了。她每天把作为卖家要做的事匆匆完成,然后回小房间读书。她已感受到读书给予的快乐。那种充实安宁的微妙快乐正渐渐取代空荡荡的胸腔。

        现在,她巴不得少卖衣服,这样就有更多时间读书。有时客人申请退款,她就立即处理。她也不问客人为什么要退,可不可以不退。她独自在电商的领域战斗太久,是的,疲惫极了。她有了小笔积蓄。她不再竭尽全力赚钱。现在,她会刻意腾出时间读书。

        子辰生意处在下滑趋势。门店只有第一年赚了点,后面只够子辰自己的开支,如依靠电商维持日常所有,子辰就不那么着急。现在,如依的网店人气渐落,子辰有点急了。他开始早早起床推开转闸门,夜晚推迟收门时间。

        渐渐地,书本给予了如依精神力量。她越来越多感受到读书时的内在平和状态。这样,她就不像如云以及其他同行那样为电商行情的不稳定而神情焦虑。无事时,她就捧起书本。她不再有时间焦虑、茫然。

        如依终于触到了点光。她依然会烦恼、会迷茫,只是不再激烈的滋养她的情绪。她有了喜好,有了追求。黑漆漆夜里的那点光多么重要啊!

        一些夜晚,如依想和子辰谈谈人生,想就心里的东西和子辰聊聊,但子辰说如依太啰嗦,说如依谈的都是废话。这样,如依不再对子辰抱有深度谈话的期望。她的心开始朝外张望。子辰有个朋友喜欢深夜发表人生感叹,看起来有几分才华,如依就极想和他聊聊。有两次如依主动搭理他,但他的朋友只是简短回应两句。如依便适可而止了。

        如依继续读书。继续期望有人与她感同深受。她无目标的张望。她内心深处的孤独正在萌芽,这孤独在寻找与她等同的心。她的灵魂不再昏昏欲睡,而是需要更多。眼前的世界太小,她有些不适应了。同时,窥见真理边边角角的她,身心略感坦然。脸上的焦虑与自卑逐渐被微笑代替。

        孤独,洒脱、忧郁、思索……这些渐渐作用如依的身心,作用如依的言行。庸俗的气息不那么浓烈了。她会浅浅的回忆往事,就那些过往思索曾经的言行。她心疼自己一路走来的辛苦,也试着放下对子辰的怨恨。她终于明白有时是自己太过分,如果那晚不那么无理取闹,不那么蛮横,子辰也不会暴打她。

        那些少量的、略浮现在头脑里的自省,正促使她与回忆里堆积的不愉快和解。现在,她也不再觉得那些辛酸是无意义的。

        彻底的原谅和和解,还要走漫长的路。还要爬高高的山。


  (https://www.biqukk.cc/22041_22041206/19601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