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捡漏成为皇后 > 第26章 太子被废

第26章 太子被废


“来人,有刺客,护驾!”林里高喊着。

        御林军瞬间站满了寝殿。

        皇上看着被自己打翻的茶杯,心有余悸,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盯着慧贵妃。

        慧贵妃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懵了,她盯着进进出出收拾的下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慧贵妃,你有何话讲?”也许是这样的事情经历的多了,皇帝反倒很平静。

        慧贵妃脸色煞白,爬到皇帝脚下:“皇上恕罪,这不是臣妾干的,不是臣妾,臣妾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请皇上明察!”

        说着还一直磕头。

        皇帝冷笑道:“不是你干的?好啊,那你告诉朕,是谁,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往茶水里投了毒?”

        “这”

        慧贵妃硬着头皮,磕头一直没有停过:“皇上恕罪,臣妾方才想出去透口气,故而不在殿内,可能,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刺客进来的。对,皇上,一定是那个时候,皇上,您一定要明察。”

        慧贵妃说着,猛地抬头,双手拉着皇帝的龙袍。

        皇帝厌恶地看了一眼,抬脚甩开了慧贵妃的手:“慧贵妃的意思是,服侍朕让你委屈了,朕刚离开,你就待不住了?”

        慧贵妃心里也明白,自己现在无论说什么,皇帝都不会信,但是,服侍不周与弑君的罪名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因此,她心一横:“皇上明察,臣妾绝无此心,臣妾虽有服侍不周之过,但绝没有谋害皇上之心呐!”

        “只是服侍不周?”

        “皇上,臣妾刚才出去了一小会儿,一定是那个时候,刺客进来的,对,皇上,皇上一定要彻查,否则,就算皇上治了臣妾的罪,可真正的凶手还在宫里,皇上还是有危险。”慧贵妃停止了磕头,抬起头焦急地想让皇帝相信她。

        皇帝冷笑道:“你的意思是,刺客趁你不注意,躲过了外面这许多双御林军的眼睛,潜入朕的寝殿,下完毒之后,又躲过御林军的眼睛,逃了出去?那朕倒想问问你,既然这个刺客那样厉害,为什么朕刚出宫时,他不在路上截杀,暗中保护的侍卫可比外面一圈的御林军好对付多了!再者,既然刺客有意嫁祸于你,那朕问你,你觉得是谁呢?你十几岁入宫,十几年来从未出过皇宫,哪里有树敌的机会呢?”

        慧贵妃的确回答不上来,但投毒之事真的不是她干的:“臣妾不知道,臣妾只知道,臣妾是冤枉的。”

        皇帝冷笑:“冤枉?怎么,还要让朕安抚吗?”

        说着,不等慧贵妃继续辩驳,皇帝便下令道:“来人,慧贵妃试图弑君,按大叶律例应诛九族,但朕体上天之德,宽宥处置。慧贵妃合宫众人,一概格杀。十五岁以下的女婢,投入慎刑司;黎亲王府众人,斩立决;褫夺太子封号,贬为庶民,终生不得入京。”

        慧贵妃这下是真的慌了神:“皇上,您若真的不信,惩罚臣妾就好,黎亲王是您的皇叔,为大叶呕心沥血,绝无二心呐!还有太子,太子可是您的亲生儿子啊!”

        皇帝不想在听任何话,招呼道:“林里,你现在就传旨给李大人,让他连夜拟好圣旨,明儿个一早,圣旨即刻下达,对了,你告诉合宫众臣,明儿个不必早朝了,都去看行刑。”

        林里状着胆子开口:“皇上,皇上三思啊!”

        皇上给了一记眼刀:“还不快去。”

        “是,奴才这就去。”

        林里出去后,皇帝又接着吩咐道:“来人,送慧贵妃回宫,着人严加看管,可别让她提前死了。”

        早就听说皇帝杀人不眨眼,如今亲眼见到,慧贵妃早就吓得没了主意,只能任由皇帝处置。

        被侍卫拖出去时,嘴里只是机械地喊着“冤枉”之类的话,可皇上,已经听不进去任何字了。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淑妃自然也知道了。

        九歌跟在淑妃身边,只等她说出下一步行动计划:“娘娘,您在想什么?”

        淑妃回过神来:“我在想,昨晚除了投毒之事外,还发生了什么?否则皇帝不会如此决绝。”

        “您以前说过,皇帝昏庸无道,又心狠手辣,这样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

        “皇帝是无道,可连审都不审,直接灭门,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再等等吧,朝中出了这么大的事,估计现在一定是人心惶惶。对了,端阳,昭儿今天怎么还没有来?”

        端阳有些担心道:“娘娘,皇上下旨,前朝众臣必须观赏行刑,不得延误,王爷也去了。”

        淑妃闭上眼睛:“杀鸡儆猴。就是不知道昭儿能不能受得了?”

        “是,奴婢也在担心。三百多号人啊,皇帝是铁了下要把太子一党斩草除根,连小孩子也不放过。”

        “小孩子?那,黎亲王府十五岁以下的”九歌有些不敢相信。

        “皇帝的旨意上说,王府众人,斩立决,并没有提到别的,意思就是,无论男女老少,都是一样的。”淑妃解释。

        “娘娘,那,那我们”

        淑妃低下头:“本宫也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决绝,我早就见识过他的残暴,可还是低估了他。”

        九歌自责:“若没有昨晚慧贵妃之事”

        端阳打断她:“林姑娘真的以为,皇帝是因为慧贵妃投毒才大开杀戒的吗?我们只是为了让皇帝病倒,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远超过我们想象。慧贵妃,只不过给皇上提供了一个借口而已。”

        “所以,首先要弄清楚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娘娘放心,奴婢一定会查。只是,现在前朝后宫都陷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这个时候,任何一点小的举动,都会引起他人注意。”

        “没错,这段时间什么也不要干,好好过几天安生日子吧。”

        “娘娘,王爷到了。”有宫女进来通报。

        淑妃打起精神,却发现她的孩子比他还颓丧,她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了?”

        恒亲王无精打采,他有许多疑问想问问母亲,可话到嘴边,最终变成了两个字:“母亲!”

        淑妃伸出手安抚他:“母亲知道,你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恒亲王抬起头,眼里已经有泪光在闪烁了:“母亲,儿臣不喜欢黎亲王,可是,可是那种不喜欢,完全可以接受。那父皇呢,他把黎亲王叫皇叔,他喜欢吗?即使他不喜欢黎亲王,不见他就是了,就算不见,皇上还是受不了,非杀不可,杀他一个便是,何至于要灭他满门呢?黎亲王的小儿子,他,他才只有十一岁啊!就算要灭门,十一岁的孩子,哪怕流放,也能保他一条命,最不济,也可以跟太子一样,逐出京城,何至于要被大人连累?”

        淑妃拍着他安抚:“你还太小,经历的事情还太少。对于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人命,而是他的威严。再说,十一岁的孩子,让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不会比死好受多少。更何况,他从小锦衣玉食,出了京城,没有任何技能傍身,只怕还没走到流放地,就被活活饿死了。”

        恒亲王止住眼泪:“母亲说得对,小孩子确实很难一个人生存,把他送人呢?把他送人可以吗?”

        淑妃没有停止拍打安抚的动作:“你内心良善,母亲能够理解。像你说的,假如他非常幸运的被送到了一对善良夫妇的手中,可这么大的事情,京城之中还有谁不知道,这个孩子亲眼看着父母惨死,每天都要听别人讲这个故事,你觉得他后半生能够安宁吗?假若这个孩子发誓要报仇,皇帝又不得安宁,这就是为什么,皇帝连小孩子也不会放过。”

        恒亲王冷笑:“皇帝想的还真长远。”

        随即,他又像想到什么似的:“母亲方才说,在皇帝心中,天子威严才是最重要的。那我呢,我若以后真的做了皇帝,也会变成这样吗?”

        淑妃整理着他的衣领:“母亲不知道,但母亲希望,这些不合理的东西,能在你手中废止。”

        恒亲王看着母亲:“是,孩儿一定会用一生来回答母亲。”

        淑妃又道:“今日之事对你冲击太大了,我让端阳送你回府,这几日就不必过来请安了,好好休息一下。”

        “是,儿臣告退。”

        送走了王爷,九歌立刻上前扶了扶淑妃:“娘娘,您还好吧。”

        “没事,今日之事,估计任何亲眼见过的人都心有余悸。”

        “是,难怪王爷一时接受不了。”

        淑妃突然转过身来,面对着九歌:“九歌,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九歌看到淑妃如此认真,也认真拱手道:“但凭娘娘吩咐。”

        “太子已废,即使我们不动,昭儿的皇位也已经收入囊中了。我的孩子我了解,他对你,虽没有像对待德音那样情真意切,可他绝对不会苛待于你,我当初选你,是希望你能帮他,我能看得出来,他对你,并不像他自己想的那样,没有任何感情,所以,所以我求你,好好帮他,无论发生什么事,站在他这边。”

        九歌没想到淑妃会说这样的话,她急忙回道:“娘娘放心,即使您不说,九歌也会这样做的。”

        淑妃像是没听到,又接着说:“我就这一个孩子,小时候,我希望他平安长大,那个时候,虽然我有报仇的想法,可我想,他应该有个愉快的童年。后来他长大,我突然觉得,不能因为我要报仇,而困住他一辈子,也就任由他一直玩乐下去。可渐渐地,我发现,他并不像他表面上那样云淡风轻,他内心是渴望建立一番事业的,只是由于我们是外族,他并没有什么机会,那个时候我就想,也许咱们东海的仇,可以报了。”

        “可他已经养成了纯良的性格,要一步步地走上天子的宝座,是何等凶险,他的善良,他的心软,迟早有一天会害了他,这个时候,你出现了。”

        淑妃说着又停下了脚步:“现在,我把他交给你了,以后的路会更难走,可你们只要齐心协力,便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九歌不知道淑妃为什么突然会说这些,像交待后事一样,她开口道:“娘娘今日怎么感慨良多,是否也是为黎亲王唏嘘。”

        淑妃摇摇头:“我是怕昭儿以后走到岔路上。”

        九歌笑道:“有娘娘坐镇,王爷怎么会走岔!”

        淑妃笑着没有说话,她想起她的孩子,貌似也说过同样的话。

        但她更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到头了。


  (https://www.biqukk.cc/18295_18295656/21053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